品他病晚期损害Late lesions of pinta

更新时间:2025-06-18 11:45:23
编码1C1E.2

关键词

索引词Late lesions of pinta、品他病晚期损害、晚期品他病心血管疾病、晚期品他病色素脱失、晚期品他病所致色素脱失、晚期品他品色素异常、晚期品他病皮肤疤痕、皮肤型晚期品他病、晚期品他病所致黑(色)素过少症
同义词Cardiovascular late pinta、Achromic cutaneous late pinta、Dyschromic cutaneous late pinta、Achromia due to late pinta、Cutaneous late pinta、Hypomelanosis due to late pinta、Cicatricial cutaneous late pinta
别名螺旋体性皮肤病晚期损害

品他病晚期损害(1C1E.2)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皮肤色素异常感知

    • 患者自觉皮肤出现不规则色斑,表现为局部颜色加深(灰蓝色/黑色)或显著变白(低色素/无色素)(常见,80%-90%)。
    • 色斑多集中于四肢关节(手腕、肘部、脚踝)及手足掌侧(高发,70%-85%)。
  2. 皮肤质地改变

    • 自觉皮肤变薄、脆弱,易发生裂纹(常见,60%-75%)。
    • 受累区域偶有轻度瘙痒或紧绷感(较少见,20%-3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色素脱失与斑驳样改变

    • 皮肤呈现不规则高黑色素(深褐色至黑色)、低黑色素(灰白色)与无色素(瓷白色)斑块混合分布(特征性表现,90%-95%)。
    • 斑块边界模糊,可融合成大片地图样病变(70%-80%)。
  2. 皮肤萎缩性改变

    • 表皮变薄呈皱纹纸样外观,皮下血管清晰可见(常见,65%-80%)。
    • 局部皮肤弹性显著下降(触诊可确认,50%-60%)。
  3. 角化过度残留

    • 旧病灶周围可见轻度鳞屑或粗糙角化斑(较少见,30%-40%)。

特殊分布特征

  • 病变集中分布于四肢伸侧(肘、膝)与末端(手腕、手掌、脚踝)(解剖特异性,85%-90%)。
  • 旧病灶周边常出现卫星状新发色素异常区(进展期标志,40%-5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实验室检测

  1. 血清学检测
    • 非特异性密螺旋体抗体(如RPR)阳性率低(10%-20%,因病原体抗原差异)。
    • 特异性品他病抗体检测可辅助诊断(需流行区实验室支持,检出率未明)。

组织病理学(金标准)

  • 表皮萎缩伴基底层色素紊乱(常见,70%-80%)。
  • 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断裂(特征性,50%-60%)。

  1. 心血管损害(如"Cardiovascular late pinta")在ICD-11中被列为独立条目,但实际临床报告罕见,可能与其他螺旋体疾病混淆。
  2. 所有数据基于中美洲流行区回顾性研究(Guderian RH, 1991; Antal GM, 2002),非流行区临床表现可能变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