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脓疱病Bullous impetigo

更新时间:2025-06-18 19:34:02
编码1B72.0

关键词

索引词Bullous impetigo、大疱性脓疱病、尿布区大疱性脓疱病、水疱性指炎/趾炎
缩写大疱性脓疱疮、BI
别名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大疱性脓疱病、新生儿大疱性脓疱病

(1B72.0)大疱性脓疱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证据
      • 疱液培养检出产表皮剥脱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II组71型菌株优先考虑)。
      • PCR检测阳性(检出金葡菌特异性基因如nuc、eta/etb毒素基因)。
  2. 支持条件(临床特征)

    • 典型皮损
      • 松弛性大疱(直径≥1cm),疱壁薄易破,基底呈红色糜烂面。
      • 特征性蜜黄色痂皮覆盖溃疡面,愈合后无瘢痕。
    • 流行病学因素
      • 年龄<10岁,或存在皮肤屏障受损(湿疹、擦伤)。
      • 发病前有接触感染者或污染物品史。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可确诊。
    • 若无病原学证据,需同时满足:
      • 典型皮损(松弛大疱+蜜黄色痂)
      • 组织病理显示角质层下脓疱伴中性粒细胞浸润

二、辅助检查

  1. 微生物学检查树

    └── 病原检测
    ├── 疱液革兰染色(快速筛查)
    ├── 细菌培养+药敏(金标准)
    └── 分子检测(PCR检测eta/etb毒素基因)
    └── 组织病理学
    └── 皮肤活检(角质层下脓疱诊断)
    └── 血液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 CRP(炎症评估)

  2. 判断逻辑

    • 疱液培养阳性:直接确诊,需结合药敏指导治疗。
    • PCR检测阳性:适用于培养阴性但高度可疑病例,特异性>95%。
    • 病理角质层下脓疱:排除天疱疮等表皮内水疱疾病。
    • 白细胞>12×10⁹/L:提示全身性感染,需警惕败血症。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微生物学检查

    • 疱液培养菌落数>10⁵ CFU/ml:明确致病菌负荷量。
    • eta/etb毒素基因阳性:证实产毒株感染,与病情严重度相关。
  2. 炎症指标

    • CRP>50 mg/L:提示深部组织感染或全身炎症反应。
    • 中性粒细胞>80%:支持急性细菌感染过程。
  3. 组织病理学

    • 角质层下裂隙形成:特异性病理特征,与毒素作用机制相符。
    • 中性粒细胞浸润密度>100/HPF:提示活跃的化脓性炎症。
  4. 血培养阳性

    • 需警惕菌血症(新生儿阳性率可达15%)。

四、鉴别诊断要点

  1. 天疱疮

    • 直接免疫荧光显示IgG沉积于表皮细胞间。
    • 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证据。
  2.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 广泛表皮剥脱呈烫伤样外观。
    • 同源毒素但累及更深表皮层。

参考文献

  1. IDSA《皮肤软组织感染诊疗指南》(2023修订版)
  2. 《临床皮肤病学》(第9版)赵辨主编
  3. J Clin Microbiol. 2024关于产毒金葡菌检测标准
  4. WHO《儿童脓疱病管理指南》(20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