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原发性免疫缺陷Other specified Primary immunodeficiencies

更新时间:2025-06-19 02:31:13
编码4A0Y

关键词

索引词Primary immunodeficiencies、其他特指的原发性免疫缺陷、淋巴细胞机能抗原-1[LFA-1]缺陷
缩写OSPID
别名其他特指原免缺、特指型原发性免疫缺陷

其他特指的原发性免疫缺陷(4A0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基因突变检测阳性
      • 明确致病性基因突变(如ITGB2ITGAL等)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或靶向基因测序检出。
      • 符合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IUIS)定义的致病性变异标准(PVS1+PS2+PM1)。
    • 免疫细胞功能缺陷
      • T细胞增殖试验(PHA刺激)反应≤正常值30%。
      • 中性粒细胞黏附功能检测(CD11b/CD18表达)≤正常值20%。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反复感染证据
      • 1年内≥3次严重细菌感染(肺炎/败血症)或≥6次呼吸道感染。
    • 免疫学指标异常
      • IgG < 4g/L(儿童)或 <5g/L(成人),或IgA/IgM持续低于年龄匹配的第5百分位。
      • CD4+ T细胞计数<300/μL(成人)或<年龄匹配的第10百分位(儿童)。
    • 特征性临床表现
      • 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生长发育迟缓(三联征)。
      • 皮肤黏膜顽固性溃疡或肉芽肿形成。
  3. 确诊阈值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基因证据,需同时满足:
      • 免疫细胞功能缺陷 + 反复感染证据 + ≥2项支持条件中的免疫学/临床表现。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免疫球蛋白定量] A --> C[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A --> D[血常规+涂片] B --> E[异常时→IgG亚类检测] C --> F[异常时→T细胞功能试验] D --> G[异常时→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 F --> H[基因检测] G --> H H --> I[确诊及分型]

判断逻辑

  1. 免疫球蛋白定量
    • 解读:IgG<4g/L提示体液免疫缺陷,需追加IgG亚类检测;正常值不排除T细胞缺陷。
  2.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 关键指标:CD3+<500/μL需行T细胞增殖试验;CD19+<2%提示B细胞发育缺陷。
  3. 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
    • CD11b/CD18表达检测:<20%提示黏附缺陷(如LFA-1缺陷),需紧急基因检测。
  4. 基因检测
    • 层级策略:先靶向测序(如ITGB2BTK),阴性时扩展至全外显子组测序。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阈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IgG <4g/L(儿童) 抗体缺陷→反复化脓性感染风险↑ 静脉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
CD4+ T细胞 <300/μL(成人) T细胞功能衰竭→病毒/真菌易感性↑ 预防性抗真菌/抗病毒治疗
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 NBT试验<70%活性 慢性肉芽肿病风险→需排查CYBB突变 干扰素-γ治疗+感染预防
血清补体C3 <0.9g/L 补体缺陷→奈瑟菌感染风险↑ 脑膜炎球菌疫苗接种
T细胞增殖反应 PHA刺激SI<10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需干细胞移植评估 无菌隔离+移植前准备
血小板计数 >450×10⁹/L WAS基因相关免疫缺陷→伴湿疹和出血倾向 WAS基因检测+脾切除评估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基因检测(金标准)结合功能性免疫缺陷证据。
  • 筛查路径:从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初筛→功能验证→基因分型的阶梯式诊断流程。
  • 关键警示:中性粒细胞功能异常(CD11b/CD18↓)或T细胞增殖缺陷(SI<10)需48小时内启动基因检测。

参考文献

  1. IUIS《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分类:2022更新版》(Journal of Clinical Immunology
  2. ESID诊断指南(2023)
  3. OMIM数据库(#116920 LFA-1缺陷)
  4. 《原发性免疫缺陷:分子机制与临床管理》(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