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编码4A44.A1

关键词

索引词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肉芽肿性多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病、坏死性呼吸系统肉芽肿
同义词Wegener granulomatosis
缩写GPA、WG
别名韦格纳肉芽肿、韦格纳氏肉芽肿病、Wegener肉芽肿、坏死性血管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阳性:特别是针对蛋白酶3(PR3)的c-ANCA阳性。
    • 组织病理学证据:活检标本显示典型的肉芽肿性炎症和/或坏死性血管炎。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上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鼻出血、鼻梁塌陷(鞍鼻)、鼻窦炎等。
      • 下呼吸道症状: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胸痛等。
      • 肾脏损害:血尿、蛋白尿、急性肾衰竭等。
      • 全身症状:发热、体重下降、乏力等。
    • 影像学特征
      • 胸部X线/CT可见肺部浸润斑片状阴影、结节或空洞形成。
      • 鼻窦CT显示鼻窦炎症、坏死或骨质破坏。
      • 肾脏超声显示肾脏大小正常或增大,回声增强。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的任意一项,并且至少符合一个“支持条件”中的典型临床表现或影像学特征,即可确诊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CT
      • 异常意义:肺部浸润斑片状阴影、结节或空洞形成,有助于评估肺部受累情况。
    • 鼻窦CT
      • 异常意义:鼻窦炎症、坏死或骨质破坏,有助于评估上呼吸道受累情况。
    • 肾脏超声
      • 异常意义:肾脏大小正常或增大,回声增强,提示肾脏受累。
  2. 临床鉴别检查

    • 关节症状评估
      • 异常意义:关节肿胀、疼痛,有助于排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 眼部检查
      • 异常意义:眼红、眼痛、视力模糊,有助于评估眼部受累情况。
    • 神经系统检查
      • 异常意义:周围神经病变或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有助于评估神经系统受累情况。
  3. 流行病学调查

    • 暴露史追溯
      • 判断逻辑: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职业暴露、吸烟史等,有助于综合评估发病风险。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病原学检查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
      • c-ANCA阳性:高度特异性,常见于GPA患者。
      • p-ANCA阳性:较少见,但可能与其他类型的血管炎相关。
    • 血液检查
      • 白细胞计数升高: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炎症反应。
      • 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升高: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但有助于评估疾病活动度。
    • 尿液检查
      • 血尿、蛋白尿:提示肾脏受累。
      • 红细胞管型:进一步支持肾小球肾炎的存在。
  2. 病理学检查

    • 组织活检
      • 异常意义:典型的肉芽肿性炎症和/或坏死性血管炎是确诊的关键依据。可以取自鼻腔、肺部、肾脏或其他受累器官。
  3. 其他实验室检查

    • 血清学检查
      • 抗核抗体(ANA):通常阴性,有助于排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 补体水平:一般正常,但低补体水平可能提示其他类型的血管炎。
    • 生化检查
      • 肝功能、肾功能指标:评估肝脏和肾脏功能状态,监测治疗效果。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阳性和组织病理学证据,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如胸部X线/CT、鼻窦CT、肾脏超声)和临床评估(如关节症状、眼部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为主,全面评估各系统受累情况。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病原体特异性结果(如c-ANCA阳性、组织活检)和其他炎症标志物(如白细胞计数、ESR、CRP)。

权威依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分类标准、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指南、WHO《罕见病诊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