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与外阴、阴道或盆底有关的疼痛Unspecified Pain related to vulva, vagina or pelvic floor
编码GA34.0Z
关键词
索引词Pain related to vulva, vagina or pelvic floor、未特指的与外阴、阴道或盆底有关的疼痛、与外阴、阴道或盆底有关的疼痛
缩写GA340Z、未特指外阴阴道盆底疼痛
别名慢性外阴痛、慢性阴道痛、慢性盆底痛、女性盆腔痛、生殖器区域疼痛、下腹部疼痛、会阴区疼痛
未特指的与外阴、阴道或盆底有关的疼痛(GA34.0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排除性诊断:在排除感染性阴道炎(如念珠菌、滴虫)、器质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间质性膀胱炎)及神经病理性疾病(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后,持续≥3个月的疼痛。
- 棉签拭子试验阳性:轻触前庭区5、7点位置诱发显著疼痛(疼痛评分≥4/10)。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疼痛定位:明确位于外阴、阴道口或盆底区域(非弥散性盆腔痛)。
- 疼痛时间:每日疼痛持续≥4小时或每周发作≥3次,持续≥3个月。
- 功能障碍:疼痛导致性交回避、久坐受限或日常活动障碍。
-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证据):
- 盆底肌触诊异常:肛提肌、闭孔内肌存在≥2个触痛点(疼痛放射至原发区)。
- 疼痛加重因素:性交(插入痛)、月经周期(黄体期加剧)、紧身衣物压迫。
- 神经敏化表现:异常性疼痛(非疼痛刺激诱发疼痛)或痛觉过敏(疼痛刺激反应增强)。
- 阈值标准:需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 ≥2项支持条件方可临床诊断。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1(病史与疼痛日记) A --> B2(棉签拭子试验) A --> B3(盆底肌触诊)
B1 --> C[阳性发现?]
B2 --> C
B3 --> C
C -->|否| D[排除其他疾病]
C -->|是| E[专项评估]
D --> D1(微生物检测)
D --> D2(盆腔超声/MRI)
D --> D3(膀胱镜/肠镜)
E --> E1(盆底肌电图)
E --> E2(Q-tip测试量化)
E --> E3(疼痛敏感度图谱)
E --> F[多学科评估]
F --> F1(心理评估)
F --> F2(神经传导检查)
判断逻辑:
-
棉签拭子试验:
- 阳性标准:前庭区轻触诱发疼痛(VAS≥4)且疼痛局限在刺激点2cm范围内。
- 意义:排除广泛性疼痛疾病,支持局部神经敏化。
-
盆底肌触诊:
- 异常解读:肌肉僵硬伴触痛点放射痛提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 分级:按疼痛强度(0-10分)和肌肉紧张度(1-3级)记录。
-
盆底肌电图:
- 静息电位>4μV:提示盆底肌过度紧张(正常值:2-3μV)。
- 收缩协调性差:肌肉激活延迟>0.5秒提示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微生物检测:
- 念珠菌培养阳性:需排除感染性疼痛(但可能为继发定植)。
- 所有病原体阴性:支持非感染性疼痛诊断。
-
炎症标志物:
- CRP>5mg/L或ESR>20mm/h:提示需排查系统性炎症疾病(如自身免疫病)。
- 正常值:支持神经病理性/功能性疼痛机制。
-
激素检测:
- 雌二醇<30pg/mL:提示萎缩性改变需局部激素治疗。
- 游离睾酮<0.8ng/dL:关联性欲减退和疼痛感知增强。
-
神经传导检查:
- 阴部神经潜伏期>2.4ms:提示神经损伤(正常:1.8-2.2ms)。
- 振幅降低>50%:需评估神经压迫因素。
四、诊断流程要点
- 核心路径:排除器质性疾病 → 确认疼痛特征 → 评估神经肌肉功能 → 多维度整合诊断。
- 关键鉴别:需与膀胱疼痛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明确区分。
- 治疗关联:肌电图异常首选物理治疗;神经敏化需用加巴喷丁;激素缺乏补充局部雌激素。
参考文献:
- ISSVD《外阴疼痛分类指南(2015)》
- ACOG《慢性盆腔疼痛管理指南(2020)》
- IASP《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标准》
- Mayo Clinic《盆底功能障碍诊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