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膀胱感觉减弱或缺失Other specified Absent or diminished bladder sensation

更新时间:2025-06-18 21:37:05
编码GC50.1Y

关键词

索引词Absent or diminished bladder sensation、其他特指的膀胱感觉减弱或缺失
缩写膀胱感觉减弱、膀胱感觉缺失
别名膀胱感觉障碍、膀胱感觉异常

其他特指的膀胱感觉减弱或缺失(GC50.1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尿动力学检查确诊
      • 膀胱充盈期初始尿意阈值 > 500ml(正常值:150-250ml)
      • 强烈尿意阈值 > 800ml(正常值:250-350ml)
      • 膀胱最大容量 > 1000ml(正常值:400-600ml)
    • 神经学证据
      • 影像学(MRI/CT)证实存在相关神经损伤(如脊髓病变、骶神经根损伤)
      • 神经电生理检查(EMG)显示盆底神经传导异常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尿意感知缺失 + 尿失禁/尿潴留(≥3次/周)
      • 排尿困难(尿流率 < 10ml/s) + 残余尿量 > 150ml
    • 病因学证据
      •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病程 > 5年)
      • 盆腔手术史(根治性子宫切除/直肠癌手术)
      • 长期使用抗胆碱能药物(> 6个月)
  3. 排除标准

    • 盆腔脏器脱垂(POP-Q分期 ≥ II期)
    • 急性尿路感染(尿培养阳性)
    • 膀胱出口梗阻(前列腺体积 > 40ml)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1(病史采集) A --> B2(排尿日记) A --> B3(体格检查) B3 --> C1(会阴感觉测试) B3 --> C2(肛门括约肌张力)

A --> D[实验室筛查] D --> E1(尿常规) D --> E2(尿培养) D --> E3(血糖/HbA1c)

A --> F[影像学检查] F --> G1(膀胱超声) F --> G2(脊柱MRI) G1 --> H1(残余尿量) G1 --> H2(膀胱壁厚度)

A --> I[确诊检查] I --> J1(尿动力学) I --> J2(神经电生理) J1 --> K1(膀胱感觉阈值) J1 --> K2(逼尿肌功能) J2 --> K3(骶反射潜伏期)

判断逻辑

  1. 尿动力学检查
    • 初始尿意缺失 → 直接支持诊断
    • 膀胱容量 > 1000ml + 逼尿肌无收缩 → 提示神经源性病因
  2. 脊柱MRI
    • 骶髓(S2-S4)信号异常 → 证实中枢神经损伤
    • 腰骶神经根受压 → 解释外周神经病变
  3. 尿常规
    • 白细胞 > 10/HPF → 需先治疗感染再评估感觉功能
  4. 神经电生理
    • 球海绵体反射潜伏期 > 45ms → 骶神经通路损伤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尿动力学参数

    • 初始尿意阈值 > 500ml:膀胱传入神经损伤
    • 逼尿肌收缩压 < 20cmH₂O:逼尿肌失代偿
    • 残余尿量 > 150ml:需立即导尿预防肾损伤
  2. 尿常规

    • 白细胞 > 10/HPF:合并尿路感染,需抗生素治疗
    • 亚硝酸盐阳性:革兰阴性菌感染风险
  3. 血糖/HbA1c

    • HbA1c > 7%:提示糖尿病神经病变进展
  4. 神经电生理

    • 骶反射潜伏期 > 45ms:骶髓-盆神经传导障碍
    • 运动单位电位异常:盆底肌失神经支配
  5. 影像学测量

    • 膀胱壁厚度 > 5mm:长期尿潴留导致肌层肥厚
    • 骶髓T2高信号:多发性硬化或脊髓缺血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核心确诊:尿动力学证实膀胱感觉缺失 + 残余尿量异常
  2. 病因鉴别
    • 神经损伤 → MRI/EMG
    • 代谢性病因 → HbA1c/药物史
    • 机械性梗阻 → 超声/尿流率
  3. 紧急干预指征
    • 残余尿量 > 400ml → 立即导尿
    • 反复尿路感染 → 预防性抗生素

参考文献

  • ICS(国际尿控协会)《神经源性膀胱诊疗指南》2023版
  • EAU(欧洲泌尿外科协会)《下尿路功能障碍评估标准》
  • ADA(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管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