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Unspecified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编码9C61.0Z
关键词
索引词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未特指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COAG[慢性开角型青光眼]、CSG[慢性单纯性青光眼]、POA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OAG[开角型青光眼]、慢性青光眼 [possible translation]、慢性开角型青光眼 [possible translation]、单纯性青光眼 [possible translation]、宽角性青光眼 [possible translation]、慢性非充血性青光眼 [possible translation]、非充血性青光眼 [possible translation]、非瞳孔阻滞型青光眼 [possible translation]、开角型青光眼 [possible translation]、慢性非充血性青光眼、非充血性青光眼、非瞳孔阻滞型青光眼、慢性青光眼、慢性开角型青光眼、单纯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宽角性青光眼
缩写POAG、OAG、COAG、CSG
别名Chronic-Open-Angle-Glaucoma、Primary-Open-Angle-Glaucoma、Chronic-Simple-Glaucoma
未特指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9C61.0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视神经结构性损伤:
- 眼底检查显示视杯盘比(C/D)≥0.6 或双眼不对称性>0.2。
- OCT 检测到局限性或弥漫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薄(低于年龄匹配正常值下限)。
- 功能性视野缺损:
- 标准自动视野计(如 Humphrey 24-2)显示可重复的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或弓形缺损。
- 视神经结构性损伤:
-
支持条件(辅助依据):
- 眼压特征:
- 基线眼压>21 mmHg(需排除角膜厚度影响),或 24 小时眼压波动>8 mmHg。
- 危险因素:
- 青光眼家族史、非洲裔种族、糖尿病或高血压病史。
- 眼压特征:
-
排除条件:
- 房角镜检查确认前房角开放且无继发性因素(如色素播散、假性剥脱)。
- 排除视神经病变的其他病因(如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压迫性病变)。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结构性评估
│ ├─ 眼底立体照相(视盘分析)
│ ├─ OCT(RNFL/GCC厚度测量)
│ └─ HRT(视盘三维形态分析)
├─ 功能性评估
│ ├─ 标准自动视野计
│ └─ 短波长自动视野计(SWAP)
├─ 眼压相关检查
│ ├─ Goldmann压平眼压计
│ ├─ 24小时动态眼压监测
│ └─ 中央角膜厚度测量
└─ 排除性检查
├─ 房角镜检查
└─ 神经影像学(MRI/CT,必要时) -
判断逻辑:
- OCT RNFL分析:
- 颞下/颞上方象限厚度值<5%百分位提示青光眼损伤,需结合视野缺损定位。
- 视野检查:
- 青光眼半视野检测(GHT)"Outside Normal Limits"或模式标准差(PSD)>5 dB为异常。
- 房角镜检查:
- 确认房角开放(Shaffer分级≥Ⅲ级),排除继发性房角关闭。
- OCT RNFL分析: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眼压测量:
- Goldmann眼压>21 mmHg:需结合角膜厚度校正(校正公式:IOPcor = IOPraw + (550 - CCT) × 0.3)。
- 24小时眼压峰值>25 mmHg:提示昼夜波动高风险,需强化降眼压治疗。
-
OCT参数:
- 黄斑GCC厚度<80 μm:早于RNFL改变的青光眼损伤标志(敏感度>90%)。
- 视盘周围RNFL<70 μm:提示进展期病变(需排除高度近视)。
-
视野指数:
- MD值<-6 dB:中度视野损伤,需每3-6个月随访进展。
- VF指数(VFI)<80%:提示功能损害达20%以上,需调整治疗方案。
-
角膜生物力学:
- 角膜滞后量(CH)<9 mmHg:提示角膜生物力学弱化,与青光眼进展风险正相关。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结构性(视盘/OCT)与功能性(视野)损伤证据的时空一致性。
- 检查策略:联合OCT与视野检查提高早期诊断率,24小时眼压监测识别隐匿性高眼压。
- 关键阈值:
- 杯盘比≥0.6且RNFL厚度<5%百分位;
- 视野MD值进行性下降>1 dB/年。
参考文献:
《European Glaucoma Society Guidelines》第5版
《Ophthalmology》2023年POAG诊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