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眼内炎Unspecified Endophthalmit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6:51:11
编码9C21.Z

关键词

索引词Endophthalmitis、未特指的眼内炎、眼内炎
别名玻璃体炎症、眼内感染、眼内炎症、眼内化脓性炎症

未特指的眼内炎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玻璃体穿刺液或前房液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细菌/真菌(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曲霉菌)。
      • PCR检测出特定病原体核酸(如疱疹病毒、念珠菌属特异性基因片段)。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急性视力下降(≤0.1)伴眼痛/畏光。
      • 体征:前房积脓(≥Grade 2)、玻璃体雪球样混浊、视网膜血管鞘形成。
    • 危险因素
      • 3周内眼科手术史(如白内障术后)、开放性眼外伤或全身免疫抑制状态。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病原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急性视力下降+前房积脓/玻璃体混浊)。
      • 超声显示玻璃体后脱离伴密集点状回声。

二、辅助检查

  1. 病原学检查树

    ┌───────────────┐
    │ 玻璃体穿刺液检查 │
    └───────────────┘

    ┌───────────────┬───────────────┐
    │ 革兰染色/培养 │ PCR检测 │ 细胞学检查 │
    └───────────────┴───────────────┴────────┘

  2. 影像学检查树

    ┌───────────────┐
    │ 眼部超声检查 │
    └───────────────┘

    ┌───────────────┬───────────────┐
    │ B超(评估玻璃体混浊)│ OCT(黄斑结构分析) │ UBM(前房炎症) │
    └───────────────┴───────────────┴────────┘

  3. 判断逻辑

    • 玻璃体穿刺培养阳性:直接确定感染病原体,指导抗生素选择。
    • 超声显示"玻璃体雪暴征":提示真菌性眼内炎可能(需结合临床)。
    • OCT显示黄斑囊样水肿:提示炎症累及视网膜外层,需加强抗炎治疗。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病原学检查

    • 培养阳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提示术后感染,曲霉菌提示外伤相关感染。
    • PCR检测病毒阳性:需警惕疱疹病毒性眼内炎(需联用抗病毒治疗)。
  2. 炎症标志物

    • 前房液IL-6>1000 pg/mL:提示细菌性眼内炎(敏感度92%,特异度89%)。
    • 玻璃体乳酸>4 mmol/L:区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炎症(AUC 0.93)。
  3. 血液检查

    • CRP>50 mg/L:提示内源性眼内炎可能,需排查全身感染灶。
    • 中性粒细胞>80%:支持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时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
  4. 免疫学检测

    • HLA-B27阳性:警惕感染后葡萄膜炎复发风险。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病原学证据为金标准,结合突发视力下降+前房积脓三联征。
  • 检查选择:优先进行超声评估玻璃体状态,尽早实施玻璃体穿刺。
  • 结果解读:IL-6与乳酸检测可辅助快速鉴别感染类型,指导经验性治疗。

参考文献

  • 《中华眼科杂志》眼内炎诊疗共识(2023)
  • Endophthalmitis Vitrectomy Study (EVS) 标准
  •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