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炎Endophthalmitis
编码9C21
子码范围9C21.0 - 9C21.Z
关键词
索引词Endophthalmitis
缩写眼内炎、内眼炎
别名眼内炎症、眼球内炎、眼内化脓性炎症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单侧,未特指--左侧--双侧--右侧发生部位
XA7D89 眼
XA4AX5下睑缘XA0BB2眼房XA3RB1眼睑XA1TF9眼液XA4H06结膜上穹XA2AF4巩膜XA0571瞳孔膜XA13U9晶状体XA0JV9下眼睑XA4A75视神经盘XA9V06视网膜黄斑XA0B15瞳孔XA3518眼房水XA2GQ3内眦XA53T1上睑缘XA8WV8视网膜XA17K1眼睑和眼表XA0403外眦XA4HU2玻璃状液XA96A7脉络膜XA1S43睫状突XA3X70睑结膜XA0N58眼后房XA1DA5角膜缘XA9SH1睫状肌XA4MT3葡萄膜XA8PS3结膜XA6U53晶状体悬韧带XA4YS8周边视网膜XA3GW7虹膜XA3KE6结膜下穹XA2U02中央凹XA0M40眼球XA6V06球结膜XA4MZ4眼前房XA4649上睑沟XA9K79上眼睑XA6EZ4结膜穹隆XA03X9睫状体XA4C02角膜眼内炎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眼内炎是一种严重的眼部炎症,主要影响眼球内部结构。它通常由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导致眼部组织出现急性炎症反应。眼内炎可以累及眼内的各个部分,包括玻璃体、视网膜以及前段和后段结构。这种炎症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病因学特征
-
病原体入侵机制:
- 外源性眼内炎:常见于眼科手术后,例如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角膜移植术等。手术切口为病原体提供了进入眼内的途径。
- 内源性眼内炎:较少见,通常是由于全身性感染(如菌血症)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到眼内,导致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
-
生理与病理诱因:
- 手术相关因素: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护理不当或患者免疫力低下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 创伤与异物:眼部受到外伤,如穿刺伤、切割伤或异物进入眼内,也可能引发眼内炎。
- 免疫功能下降:糖尿病、艾滋病或其他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眼内炎。
病理机制
-
眼部组织损伤:
- 病原体进入眼内后,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进而引发水肿和渗出。
- 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会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损伤。
-
炎症反应:
- 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刺激眼内组织,激活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导致炎症细胞浸润。
- 炎症反应会导致眼内压力升高,进一步损害视网膜和视神经,严重时可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急性发病:患者常表现为突发性视力下降、眼痛、红肿、畏光、流泪等症状。
- 眼内异常:检查可见前房积脓、玻璃体混浊、视网膜水肿等。
- 全身症状:在内源性眼内炎中,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参考文献:
- 《中华眼科杂志》
- 《美国眼科杂志》
- 《眼科学》
以上信息基于可靠的医学资料整理,旨在提供眼内炎的临床与医学定义、病因学特征、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的详细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