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眼前段疾患Other specified Disorders of the eyeball - anterior segment
编码9B3Y
关键词
索引词Disorders of the eyeball - anterior segment、其他特指的眼前段疾患
缩写OTAPD、OTPD
别名特定眼前段病、特指眼前段病
其他特指的眼前段疾患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特征性结构异常:
-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证实角膜混浊/溃疡、虹膜粘连/色素脱失、晶状体混浊/异位等眼前段解剖结构病变。
-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或前段OCT显示睫状体脱离、房角关闭等隐匿性病变。
- 特异性病因证据:
- 感染性:角膜刮片/PCR检出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
- 非感染性:血清自身抗体阳性(如ANA≥1:80)或组织病理学证实无菌性炎症。
- 特征性结构异常: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2项核心症状(视力下降+眼红/疼痛/畏光)。
- 伴随体征:前房闪辉、结膜充血、眼压>21 mmHg。
- 高危暴露史:
- 近期眼部手术、化学伤、未防护紫外线暴露或疫区病原体接触史。
- 典型症状组合:
-
排除标准:
- 需排除ICD-11明确定义的独立眼病(如细菌性角膜炎、急性虹膜炎、白内障等)。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裂隙灯显微镜] A --> C[视力/眼压测量] B --> D{异常部位} D --> E[角膜病变] --> F[角膜刮片+培养/PCR] D --> G[虹膜/房水异常] --> H[房水穿刺+细胞计数] D --> I[晶状体混浊] --> J[前段OCT] C --> K[眼压>21mmHg] --> L[UBM房角评估] A --> M[全身评估] --> N[血清CRP/ESR/自身抗体] -
判断逻辑:
- 裂隙灯显微镜:
- 角膜溃疡+前房积脓→优先排除感染(需微生物培养)。
- 虹膜结节+瞳孔变形→提示肉芽肿性炎症(需血清ACE检测)。
- 前段OCT:
- 角膜层间高信号→提示水肿或沉积物(鉴别营养不良与感染)。
- 晶状体前囊皱褶→提示假性剥脱综合征。
- UBM:
- 睫状体脱离→排除外伤或隐匿性渗出。
- 实验室联动:
- CRP>50 mg/L + 房水白细胞>10个/HPF→提示活动性炎症。
- 裂隙灯显微镜: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阈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角膜刮片培养 | 病原体阳性 | 确诊感染性角膜炎/虹膜炎 | 立即靶向抗感染治疗 |
房水PCR | 病毒DNA阳性 | 提示疱疹病毒/CMV复发感染 | 抗病毒治疗+监测视网膜受累 |
血清CRP | >10 mg/L(活动期) | 反映全身炎症状态,自身免疫性眼病中显著升高 | 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
血沉(ESR) | >20 mm/h | 非特异性炎症标志,持续升高需排查结节病/血管炎 | 全身系统性疾病筛查 |
房水细胞计数 | >5个细胞/HPF | 提示前葡萄膜炎活动期 | 局部激素治疗+扩瞳 |
自身抗体(ANA) | ≥1:160 | 关联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眼病 | 唇腺活检/关节影像学评估 |
眼压 | >21 mmHg | 继发性青光眼(虹膜粘连/睫状体肿胀所致) | 降眼压药物+病因治疗 |
四、诊断流程要点
- 首诊:裂隙灯+基础视力/眼压→定位病变解剖层。
- 分层验证:
- 感染征象→微生物培养/PCR
- 非感染炎症→血清学+房水分析
- 结构异常→UBM/前段OCT
- 治疗监测:
- 感染性:每48小时复查裂隙灯,培养转阴为治愈标准。
- 免疫性:CRP/ESR降至基线视为控制。
参考文献:
- 《中华眼科杂志》眼前段疾病诊疗专家共识(2023)
- AAO(美国眼科学会)《Uveitis: Fundamentals and Clinical Practice》
- WHO《视觉健康全球行动计划》附件:眼感染性疾病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