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眼内炎Other specified Endophthalmitis
编码9C21.Y
关键词
索引词Endophthalmitis、其他特指的眼内炎、其他眼内炎、寄生性眼内炎、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虹膜脉络膜炎、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炎、细菌性眼内炎、内源性细菌性眼内炎、手术后细菌性眼内炎、手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慢性手术后细菌性眼内炎、创伤后细菌性眼内炎、真菌性眼内炎、外源性真菌性眼内炎、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念珠菌、内源性念珠菌性眼内炎、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曲霉菌、内源性曲霉菌性眼内炎、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其他、内源性其他真菌性眼内炎
缩写眼内炎
别名眼内感染、内眼炎、化脓性眼内炎、术后眼内炎、外伤性眼内炎、急性眼内炎、慢性眼内炎
其他特指的眼内炎(9C21.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微生物学证据:
- 房水或玻璃体穿刺液培养出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特定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弓形虫等)。
- 分子检测(如PCR)证实眼内液中存在特异性病原体基因(如细菌16S rRNA基因、真菌ITS序列)。
- 微生物学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突发视力下降(单眼为主)伴眼痛、畏光、结膜充血(外源性)。
- 起病隐匿的双眼视力下降伴玻璃体混浊(内源性)。
- 影像学特征:
- B超显示玻璃体雪球样混浊或积脓(敏感度>95%)。
- OCT提示黄斑囊样水肿(异常率60%-70%)。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微生物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视力下降+眼痛/玻璃体混浊)。
- 房水IL-6>1000 pg/ml且排除其他眼内炎症(如葡萄膜炎)。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病原学检测]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免疫学检测] B --> B1(房水/玻璃体培养) B --> B2(PCR检测) C --> C1(眼部B超) C --> C2(OCT) D --> D1(房水IL-6检测) D --> D2(血清抗体检测) -
判断逻辑:
- 房水/玻璃体培养:
- 阳性:直接明确病原体类型(如培养出曲霉菌提示真菌性眼内炎)。
- 阴性但临床表现典型:需结合PCR检测提高检出率。
- B超检查:
- 玻璃体点状回声:提示早期炎症反应(敏感度80%)。
- 条索状混浊伴后脱离:提示化脓性改变(特异性>90%)。
- 房水IL-6检测:
- >1000 pg/ml:支持细菌/真菌感染(需排除术后炎症反应)。
- 房水/玻璃体培养: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病原学检查:
- 培养阳性:
- 细菌性:需立即启动广谱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头孢他啶)。
- 真菌性:提示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玻璃体腔注射。
- PCR阳性:
- 弓形虫DNA检出:需联合磺胺类药物+乙胺嘧啶治疗。
- 培养阳性:
-
免疫学指标:
- 房水IL-6>1000 pg/ml:
- 提示严重炎症反应,需每日监测治疗效果。
- 血清IgG/IgM抗体4倍升高:
- 支持内源性感染(如念珠菌血症播散)。
- 房水IL-6>1000 pg/ml:
-
影像学定量指标:
- B超混浊范围>50%玻璃体腔:
- 需紧急玻璃体切除术(EVS标准)。
- OCT中心凹厚度>400μm:
- 提示黄斑水肿高风险,需局部抗VEGF治疗。
- B超混浊范围>50%玻璃体腔:
四、诊断流程要点
- 外源性感染(术后/外伤):
- 24小时内前房穿刺培养,48小时内玻璃体活检。
- 内源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
- 需同步血培养+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排查播散灶。
- 真菌性眼内炎:
- 典型表现为延迟性疼痛(2-4周发病),B超可见「真菌球」样回声。
参考文献:
- 《中华眼科杂志》眼内炎诊疗共识(2023)
- AAO《眼内炎管理指南》(2022)
- ESCMID《真菌性眼内炎诊断标准》(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