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脉络膜疾患Other specified Disorders of the choroid
编码9B6Y
关键词
索引词Disorders of the choroid、其他特指的脉络膜疾患、特发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脉络膜血管分流、获得性脉络膜畸形、巩膜脉络膜炎
缩写OTCP
别名OTCD、其他特指的脉络膜病、其他特定脉络膜疾患、其他特定脉络膜病变
(9B6Y)其他特指的脉络膜疾患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脉络膜活检显示特征性病理改变(如血管通透性异常、炎性细胞浸润或结构破坏),并排除已知明确病因的脉络膜疾病(如感染、肿瘤)。
- 多模态影像学一致性:至少两种影像学检查(OCT+FFA/ICGA或OCT+B超)同时显示脉络膜特异性病变(如渗漏、血管异常或结构萎缩)。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眼底病变证据:检眼镜或眼底照相确认脉络膜异常(血管扩张/闭塞、色素脱失、渗出灶)。
- 排除特定疾病:
- 无感染病原体证据(血清学/PCR阴性)。
- 无肿瘤标志物(如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超声特征)。
- 不符合命名疾病标准(如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交感性眼炎)。
- 症状-影像关联: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与影像学显示的脉络膜病变部位一致。
-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视力下降 + 视物变形(如直线变弯)。
- 眼痛 + 光敏感(炎症性病变)。
- 血清学标志物:
- 炎症指标升高(CRP >10 mg/L,ESR >30 mm/h)。
- 自身抗体阳性(如ANA ≥1:160),但非诊断必需。
- 危险因素关联:
- 眼部手术史/外伤史(医源性损伤)。
- 全身性疾病(如结节病、糖尿病)。
- 典型症状组合:
-
阈值标准
- 符合"金标准"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金标准证据,需同时满足:
- 所有必须条件。
- ≥2项支持条件(如典型症状组合+血清学异常)。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项目树] --> B[基础评估]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实验室检查] A --> E[特殊检测]
B --> B1[视力检查] B --> B2[眼压测量] B --> B3[裂隙灯检查]
C --> C1[无创成像] C1 --> C1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 C1 --> C12[荧光素血管造影 FFA] C1 --> C13[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CGA] C --> C2[超声检查] C2 --> C21[B超] C2 --> C22[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
D --> D1[血清学] D1 --> D11[CRP/ESR] D1 --> D12[自身抗体 ANA/ANCA] D --> D2[眼内液分析] D2 --> D21[细胞计数] D2 --> D22[蛋白定量]
E --> E1[视野检查] E --> E2[电生理检查] E --> E3[基因检测 HLA-B27]
判断逻辑:
-
OCT:
- 异常解读:脉络膜增厚(>350μm)提示炎症/渗漏;变薄(<150μm)提示萎缩。
- 关联检查:FFA验证渗漏区域,ICGA评估脉络膜血管灌注。
-
FFA/ICGA:
- FFA:早期高荧光(血管渗漏)支持炎症;晚期染色(结构破坏)。
- ICGA:低灌注区(血管闭塞)或高渗透(新生血管),优于FFA显示脉络膜深层病变。
- 互补性:ICGA定位病灶后,OCT量化结构改变。
-
B超:
- 关键作用:屈光介质混浊时替代眼底检查,显示脉络膜脱离(球形隆起)或增厚。
- 阈值:脉络膜厚度>2mm或脱离高度>3mm需干预。
-
眼内液分析:
- 指征:无法排除感染或肿瘤时。
- 逻辑:白细胞>5个/μL + 蛋白>0.45g/dL = 炎症;PCR阳性 = 感染。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CRP >10 mg/L:提示活动性炎症,需抗炎治疗;>50 mg/L警惕全身性疾病。
- ESR >30 mm/h:非特异性,持续升高需排查结节病或血管炎。
-
自身抗体:
- ANA ≥1:160:可能关联自身免疫性脉络膜炎,但需结合临床(单独阳性无诊断意义)。
- ANCA阳性:提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累及眼部,需全身免疫抑制治疗。
-
眼内液分析:
- 白细胞 >5个/μL:明确眼内炎症,指导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
- IgG指数 >0.7(脑脊液/血清比值):支持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如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 PCR阳性:病毒(HSV/VZV)或细菌(梅毒)感染证据,需靶向抗感染治疗。
-
基因检测:
- HLA-B27阳性:增加反应性关节炎风险,需关节症状监测。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多模态影像一致性(OCT+血管造影)及排除诊断。
- 检查策略:
- 首选无创组合(OCT+FFA/ICGA)。
- 疑难病例追加眼内液分析。
- 实验室价值:
- 血清学用于筛查全身性疾病。
- 眼内液分析是鉴别感染/肿瘤的金标准。
参考文献:
-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AAO). 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 Uveitis (2023).
-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Ophthalmology (ICO).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osterior Uveitis (2022).
- Jabs DA, et al. Standardization of Uveitis Nomenclature (SUN) Working Group. Am J Ophthalmol (2005).
- Nussenblatt RB, Whitcup SM. Uveitis: Fundamentals and Clinical Practice. 6th ed. Elsevi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