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侵染Infestation of eyelid
编码9A01.4
关键词
索引词Infestation of eyelid、眼睑侵染
别名眼睑寄生虫病、眼睑螨虫病、眼睑虱子病、眼睑寄生虫侵袭、眼睑螨虫侵袭、眼睑虱子侵袭
眼睑侵染(9A01.4)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显微镜检阳性:拔取睫毛(3-5根)经荧光素钠染色后镜检,发现≥3只蠕形螨/睫毛或完整虱体及虫卵(特异性100%)。
-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直接观察到毛囊内蠕形螨虫体结构(头胸腹节段、八足特征)或活动轨迹(诊断准确率98%)。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套袖征:睫毛根部包裹半透明管状分泌物(螨虫代谢产物与角质混合物)。
- 持续瘙痒:晨间或夜间加重的顽固性眼睑瘙痒(需排除过敏性结膜炎)。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危险因素:免疫抑制状态(HIV/糖尿病)、长期使用眼部化妆品未清洁。
- 继发体征:睫毛乱生/倒睫、睑板腺开口脂栓形成(浑浊睑酯挤压试验阳性)。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满足金标准中任意一项。
- 无金标准支持时,需同时满足:
- 2项必须条件(套袖征+瘙痒)
- ≥2项支持条件(危险因素+继发体征)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眼睑侵染辅助检查] --> B[病原学检查] A --> C[炎症评估] A --> D[结构评估] B --> B1(睫毛显微镜检) B --> B2(活体共聚焦显微镜) C --> C1(泪液IgE检测) C --> C2(结膜刮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D --> D1(睑板腺成像) D --> D2(角膜荧光素染色)
- 检查项目判断逻辑:
- 睫毛显微镜检:
- 阳性标准:10×40倍镜下见螨虫运动或虫卵附着(每视野≥3只)。
- 假阴性处理:连续3天取样可提高检出率至95%。
-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
- 特征表现:毛囊内高反射条索状结构(螨虫体),周围见炎性细胞浸润带。
- 适应证:反复治疗无效或疑似合并角膜病变者。
- 睑板腺成像:
- 异常意义:腺体缺失≥30%提示并发睑板腺功能障碍,需联合抗炎治疗。
- 睫毛显微镜检: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螨虫计数 | <1只/睫毛 | ≥3只/睫毛提示活动性感染(需启动驱螨治疗) |
泪液IgE | <100 IU/mL | >150 IU/mL提示Th2型超敏反应(需抗过敏) |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 <5个/高倍视野(结膜刮片) | ≥10个/HPF支持寄生虫相关过敏反应 |
睑酯性状 | 清亮、易排出 | 浑浊/颗粒状提示脂质代谢异常(需热敷按摩) |
四、严重程度分层
- 轻度:螨虫计数3-5只/睫毛,仅套袖征+瘙痒,无角膜受累。
- 中度:螨虫计数6-10只/睫毛,合并睑缘溃疡或睫毛脱落,荧光素染色点状着色。
- 重度:螨虫计数>10只/睫毛,合并角膜缘新生血管或睑内翻,需外科干预。
参考文献:
-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12:蠕形螨感染症状学分析
- 《Cornea》2015:套袖征诊断价值研究
- 《Ocular Surface》2018:标准化显微镜检流程
- 《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20:免疫抑制患者感染特征
- WHO《人畜共患病防治指南》2023:寄生虫性眼病诊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