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图不确定的未特指类型的与人、动物或植物的接触Unspecified Contact with person, animal or plant with undetermined intent
编码PG6Z
关键词
索引词Contact with person, animal or plant with undetermined intent、意图不确定的未特指类型的与人、动物或植物的接触
别名不明意图接触、未特指类型接触、未知意图接触、未明确意图接触
意图不确定的未特指类型的与人、动物或植物的接触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事件特征明确性:存在明确的健康损害或死亡事件,且该事件直接涉及与人、动物或植物的接触。
- 意图不可确定性:经全面调查仍无法明确判定接触行为的意图(如自杀、他杀或意外)。
-
支持条件(临床与情境依据):
- 损伤特征匹配:
- 机械性损伤(如咬痕、抓痕、挤压伤)符合接触对象的生物学特征。
- 生物/化学性损伤(如过敏反应、中毒症状)与接触对象的潜在危害特性一致。
- 排除其他外因:通过调查排除可归入ICD-11其他具体类别的明确意图损伤(如确定的自残、明确攻击事件)。
- 损伤特征匹配:
二、辅助检查
-
法医学检查:
- 伤口形态学分析:
- 判断逻辑:比对咬痕/抓痕特征与可疑动物或人类齿列、指甲形态,确定接触源。
- 典型结果:犬齿类动物咬痕呈双排点状撕裂伤,人类咬痕可见牙弓形态。
- 伤口形态学分析:
-
影像学检查树:
mermaid graph TD A[影像学检查] --> B[X线平片] A --> C[超声检查] A --> D[CT/MRI] B --> B1(骨折/异物检测) C --> C1(软组织血肿/内脏损伤) D --> D1(复杂骨折/颅内损伤) -
毒理学筛查:
- 检测项目:血液/尿液毒物筛查(如蛇毒抗原检测、植物生物碱分析)。
- 判断逻辑:阳性结果可明确中毒类型,阴性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排除过敏反应。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范围 | 异常意义 |
---|---|---|
白细胞计数(WBC) | 4.0-10.0×10⁹/L | >12×10⁹/L提示感染或组织损伤,>20×10⁹/L需警惕脓毒症 |
C反应蛋白(CRP) | <10 mg/L | >50 mg/L提示严重炎症反应或细菌感染 |
血清肌酸激酶(CK) | 男性:38-174 U/L 女性:26-140 U/L |
>500 U/L提示横纹肌溶解(常见于挤压伤或毒蛇咬伤) |
凝血酶原时间(PT) | 11-13.5秒 | 延长>15秒需警惕毒液致凝血功能障碍(如蝰蛇咬伤) |
血清IgE | <100 IU/mL | >200 IU/mL提示Ⅰ型超敏反应,结合过敏原检测可明确致敏源 |
尿血红蛋白 | 阴性 | 阳性提示溶血(见于某些蜘蛛或蛇毒中毒) |
四、诊断流程要点
- 优先确认接触源:通过伤口特征、环境证据(如现场植物残留)缩小排查范围。
- 动态监测中毒指标:对疑似中毒病例需每4-6小时复查凝血功能、肾功能。
- 排除其他意图:需联合警方/法医调查排除伪装成不确定意图的故意伤害事件。
参考文献:
WHO《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临床实施指南
《法医损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毒急救医学》(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