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与外科或其他内科操作有关的损伤或伤害的方式Other specified Mode of injury or harm associated with a surgical or other medical procedure

更新时间:2025-06-18 16:46:22
编码PL11.Y

关键词

索引词Mode of injury or harm associated with a surgical or other medical procedure、其他特指的与外科或其他内科操作有关的损伤或伤害的方式、其他特指的方式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在治疗中给予过量的辐射、过量辐射、辐射过量、在医疗中非故意使病人暴露于辐射下、在电休克或胰岛素休克治疗中使用剂量不当、局部敷料和填塞物的温度不当、在麻醉操作中气管内插管错误放置、麻醉过程中气管插管放置错误、麻醉过程中气管插管放置不当引起的损伤、麻醉过程中气管导管位置不当、在其他手术和医疗中使用剂量不当、在未特指的手术和医疗中使用剂量不当
缩写PL11Y
别名医疗操作相关损伤、手术并发症、治疗过程中损伤、医源性损伤、医疗行为引起的伤害、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伤害、与医疗操作有关的伤害、外科或内科操作引发的损伤

其他特指的与外科或其他内科操作有关的损伤或伤害的方式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操作相关直接证据
      • 手术记录/影像学证实存在错误部位操作(如错误侧别手术、非目标器官干预)
      • 体内异物留存经影像学或二次手术确认(如纱布、器械残留)
      • 麻醉记录显示气管插管误入食道或支气管插管过深
    • 设备故障记录
      • 放射治疗剂量监测系统显示超阈值照射(超过处方剂量10%)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术后24-72小时出现非预期部位持续性疼痛(VAS≥6分)
      • 放射性损伤区域出现进行性皮肤改变(红斑→脱屑→溃疡)
      • 电休克治疗后72小时内出现逆行性遗忘或认知功能障碍
    • 实验室证据
      • 术后感染指标异常(CRP>50mg/L,PCT≥0.5ng/ml)
      • 放射损伤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0.8×10⁹/L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直接操作证据,需同时满足:
      • 2项典型临床表现
      • 2项实验室证据异常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 紧急评估
    │ ├─ X线平片(异物筛查)
    │ └─ 床旁超声(积液检测)
    ├─ 精准定位
    │ ├─ CT三维重建(解剖异常)
    │ └─ MRI弥散加权成像(神经损伤)
    └─ 功能评估
    ├─ 放射性核素扫描(组织存活度)
    └─ 支气管镜检查(插管位置验证)

  2. 判断逻辑

    • X线异物检测:金属器械残留敏感度达95%,但纱布等低密度物质需CT确认
    • CT三维重建:可精确定位错误操作部位,空间分辨率达0.5mm
    • 支气管镜:直接可视化气道结构,诊断插管错位准确率100%
    • 放射性核素扫描:灌注缺损区>2cm²提示不可逆组织损伤

三、实验室参考值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意义
中性粒细胞计数 (2.0-7.0)×10⁹/L >10×10⁹/L提示急性感染,<1.5×10⁹/L警惕放射损伤骨髓抑制
CRP <5 mg/L >50 mg/L需考虑深部组织感染或坏死性筋膜炎
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 1.0-2.5 CD4+<200/μL提示严重免疫抑制,常见于放射损伤后
肌酸激酶 22-198 U/L >1000 U/L提示大面积肌肉损伤(如电烧伤)
降钙素原 <0.05 ng/ml ≥2 ng/ml提示脓毒症风险,需立即启动抗感染治疗
凝血酶原时间 11-13.5秒 延长>15秒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见于严重烧伤并发症

四、诊断要点

  1. 时序性验证:损伤症状出现需与医疗操作存在明确时间关联(术后24h-14d)
  2. 排除性诊断:需排除基础疾病进展、偶合性外伤等其他致伤因素
  3. 多模态印证:至少需要2种不同原理的检查方法支持诊断(如影像+实验室)

参考文献
《外科手术并发症诊断标准(2024版)》
ICD-11官方临床实施指南
《医源性损伤病理诊断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