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与外科或其他内科操作有关的损伤或伤害的方式Unspecified Mode of injury or harm associated with a surgical or other medical procedure
编码PL11.Z
关键词
索引词Mode of injury or harm associated with a surgical or other medical procedure、未特指的与外科或其他内科操作有关的损伤或伤害的方式、与外科或其他内科操作有关的损伤或伤害的方式、在内科或外科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在内科或外科护理期间的意外事故
缩写PL11Z、PK8Z
别名医疗操作相关未特指损伤、未特指手术并发症、未特指内科操作并发症、医源性未特指损伤、未特指医疗事故、未特指医疗相关伤害、未特指外科或内科操作引起的损伤、未特指医疗操作引发的伤害
未特指的与外科或其他内科操作有关的损伤或伤害的方式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局部疼痛:
- 损伤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可为锐痛、钝痛或持续性隐痛。根据损伤的程度和类型,疼痛可能在术后立即出现或延迟数小时至数天后显现(高,70%-90%)。
-
肿胀和红斑:
- 由于炎症反应,受伤区域可能出现明显的肿胀和皮肤红斑,伴有局部温度升高(中,50%-70%)。
-
异常分泌物:
- 手术切口处有异常分泌物流出,如浆液、血性液体等,提示可能存在血肿或深部组织渗出(低,20%-40%)。
-
感觉异常或运动功能受限:
- 若神经受损,则患者可能会报告局部麻木、刺痛感或肌肉无力等症状(中,20%-40%)。
其他可能症状
-
发热:
- 术后48小时内轻度发热(<38.5℃)较为常见,可能是机体对创伤的正常免疫反应(中,40%-60%)。持续高热(>39℃)可能提示感染(低,10%-20%)。
-
伤口愈合不良:
- 切口愈合延迟,长时间不闭合,甚至出现裂开现象(低,10%-20%)。
-
心理影响:
- 部分患者可能会经历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特别是在多次手术或长期恢复过程中(中,20%-4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局部炎症表现:
- 体检时可见损伤部位红肿、皮温升高,压痛阳性(高,80%-90%)。
-
伤口异常:
- 手术切口边缘红肿、渗液;若存在感染可见脓性分泌物或缝线周围蜂窝织炎(中,50%-70%)。
-
神经损伤迹象:
- 受损区域的感觉减退或消失,相应肌群肌力下降(低,5%-15%)。
非典型体征
-
循环系统异常:
- 大出血情况下血压迅速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四肢湿冷,提示休克状态(罕见,<5%)。
-
呼吸困难:
- 胸部操作后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氧饱和度降低等情况,需警惕肺不张或气胸的发生(低,10%-20%)。
-
并发症相关体征:
- 如继发性腹膜炎表现为腹部压痛、反跳痛;尿路损伤则可能出现血尿等症状(低,10%-2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病原学检测
- 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约30%-50%):从感染伤口分泌物中可分离到致病菌。
-
血常规检查
- 白细胞计数升高(异常率:约60%-80%):急性期常伴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
影像学表现
- X线/CT/MRI显示组织损伤或结构异常(异常率:约50%-70%):用于评估血肿、水肿等术后改变。
- 超声波检查发现积液、血肿形成(异常率:约30%-50%):有助于定位深部软组织病变。
注:上述信息基于现有文献整理而成,具体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及损伤具体情况而异。对于特定病例,还需结合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