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造成灾难性地壳运动的受害者Victim of cataclysmic earth movements caused by earthquake
编码PJ02
关键词
索引词Victim of cataclysmic earth movements caused by earthquake、地震造成灾难性地壳运动的受害者
缩写地震灾民、地震受伤者、地震伤亡者
别名地震灾害受害者、地震受难者、地震遇难者、地震伤员、地震死伤者、地震中受伤的人、因地震受伤的人、地震中的受害者、地震导致的受害者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受伤时的活动
XE8VF 无偿工作
XE9ME
在自己居住的地方无偿地清洁、烹饪或维护XE1C6
无偿工作的往返中XE3RL
在无偿工作过程中的行程XE729 教育活动
XE3HD
体育课、学校运动会XE4SM
往返教育活动 被照料
XE2EZ
由非卫生保健人员照料XE245
由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照料XE643
由未特指为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或非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人照料XE545 有偿工作
XE7NW
有偿工作的往返中XE2QJ
重复高强度工作XE9Q2
在有偿工作过程中的行程XE714
长时间蹲着工作XE88E
长时间以跪姿势工作 体育、娱乐或休闲活动
XE5UF
业余时间有组织的运动和训练XE617
休闲或玩XE5C9
其他特指的业余时间运动和训练地震造成灾难性地壳运动的受害者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地震造成的灾难性地壳运动的受害者是指在地震过程中,由于地壳快速释放能量所引起的振动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如倒塌建筑物、山体滑坡等)导致受伤或死亡的人群。这一类目属于ICD-11中的外因编码PJ02,归于暴露于极端自然力量下的一个特定类型。
病因学特征
-
地震的地质成因:
-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构造板块间的相互作用、岩石断裂以及断层活动等引起的地壳突然震动。这些地质过程会释放巨大的能量,产生地震波,导致地面摇晃和破坏。
- 构造地震是最常见的类型,由地壳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或拉伸引起,特别是在板块边界区域。
-
物理损伤机制:
- 直接伤害:建筑物、桥梁和其他结构物的倒塌或移动是造成直接伤害的主要原因。人体可能遭受骨折、颅脑损伤、内脏损伤以及软组织挫伤等。
- 间接伤害: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如火灾、煤气泄漏、洪水、海啸等,也可能对受害者造成进一步的伤害。例如,火灾可能导致烧伤;有毒物质泄漏可能引起中毒反应。
- 心理创伤:地震幸存者常常经历严重的心理压力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对长期康复具有重要影响。
-
生理与病理诱因:
- 由于地震突发性强,受害者往往来不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从而增加了受伤的风险。此外,在密闭空间内的窒息、长时间被困后的脱水和营养不良也是常见问题。
- 在地震中,人们容易受到多发性创伤,即同时存在多个部位或多系统的损伤,这增加了救治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率。
病理机制
-
骨折与骨盆损伤:
- 骨折是地震中最常见的伤害之一,尤其是四肢骨折。地震时强烈的震动可能导致骨骼直接受到冲击而断裂。骨盆损伤则可能由于重物压砸或高处坠落引起,这类损伤往往伴有严重的出血风险。
-
颅脑损伤:
- 地震造成的物体撞击头部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从轻微的脑震荡到严重的脑挫裂伤甚至脑干损伤。颅脑损伤是地震伤亡中死亡率最高的原因之一,早期死亡率可达30%以上。
-
内脏损伤:
- 虽然相对少见,但剧烈的地面震动仍有可能导致腹部器官受损,如肝脾破裂。此外,胸部受压也可能造成肺部挫伤或肋骨骨折。
-
软组织损伤与挤压综合征:
- 当身体被重物压迫时,不仅会造成肌肉、血管和神经的损伤,还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发展为挤压综合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多发性创伤:包括但不限于骨折、颅脑损伤、内脏损伤以及大面积软组织挫伤等复合伤情。
- 生命体征异常:休克、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危急情况较为普遍。
- 伴随症状:疼痛、肿胀、出血、感染等局部症状,以及全身性反应如发热、心动过速等。
参考文献:
- 医学救援百科 | 地震灾害
-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 专业知识(二)辅导:地震灾害(三)
- 无忧考网
- 内蒙古自治区国防动员办公室
以上信息综合了可靠的临床和医学资源,旨在提供关于地震造成灾难性地壳运动受害者的全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