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muscl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A1QF1

核心定义

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Muscle)详细定义


一、解剖学描述

1. 准确位置
  • 位置:肩胛下肌位于肩胛骨前内侧的肩胛下窝(即肩胛骨与胸壁相邻的凹陷区域),起点覆盖肩胛骨的关节盂前下方,止于肱骨的小结节(位于肱骨近端内侧)。
  • 重要毗邻
    • 前方:与胸大肌、前锯肌相邻。
    • 后方:紧贴肩胛下肌腱袖下方的肩关节囊。
    • 上方:邻近肩胛上神经和血管。
    • 深面:与腋神经及旋肩胛血管交叉。
2. 归属系统与功能
  • 系统:属于肌肉骨骼系统,是肩袖肌群(Rotator Cuff)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归类于上肢肌肉中的肩关节稳定肌群。
  • 功能
    • 主要功能:肩关节内旋(协助手臂向内旋转)和稳定肩关节(防止肱骨头在肩胛骨关节盂中向上脱位)。
    • 辅助功能:参与肩关节的前屈和外展动作。
3. 组织结构
  • 形态:呈三角形扁肌,由厚而有力的肌束构成。
  • 起点:肩胛骨的肩胛下窝(覆盖关节盂前下方)。
  • 止点:肱骨的小结节(与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共同形成肩袖结构)。
  • 神经支配:肩胛下神经(C5-C6神经根)。
  • 血管供应:旋肱前动脉、肩胛下动脉分支。
4. 功能与作用
  • 动态功能
    • 协调肩关节的内旋动作(如投掷、挥拍等运动)。
    • 维持肩关节稳定性,尤其在对抗外旋力量时。
  • 静态功能
    • 在静息状态下防止肱骨头向上半脱位(如举臂时)。
5. 医学临床关联
  • 相关疾病
    • 肩袖损伤:肩胛下肌撕裂是肩袖损伤的常见类型,多因过度使用(如投掷运动)或创伤(如跌倒时肩部外展着地)引起。
    • 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胛下肌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可能导致活动受限。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可能导致肩胛下肌肌腱磨损。
  • 治疗方法
    • 保守治疗:物理治疗(超声波、电刺激)、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局部类固醇注射。
    • 手术治疗:关节镜下肌腱修复术(适用于完全撕裂)。
    • 康复要点:术后需进行渐进式肩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如内旋抗阻训练)。
  • 预防措施
    • 避免肩关节过度外展或外旋(如举重物时姿势不当)。
    • 定期进行肩袖肌群的等长收缩训练(如钟摆运动)。
6. 常见误区
  • 误区1:认为肩胛下肌仅参与内旋,忽视其在肩关节稳定中的核心作用。
  • 误区2:将肩胛下肌损伤误诊为肩周炎,需通过MRI或超声明确肌腱完整性。
  • 误区3:康复训练中过度强调外旋肌群,忽略肩胛下肌的强化。

参考文献

  1. 《肩胛下肌的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Subscapular Muscle)
  2. 360Doc医学百科:肩胛下肌病因、症状与治疗
  3. e-Anatomy(IMAIOS)解剖数据库:肩胛下肌三维结构解析
  4. 白天手术房晚上健身房(YouTube频道):肩胛下肌功能与训练视频解析(引用自用户知识库)

以上内容基于权威解剖学文献及临床指南整理,确保信息的科学性与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