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H7GG7

核心定义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综合解析


一、组织病理学详细特征

  1. 显微镜下核心表现

    • 骨髓纤维化:网状纤维(reticulin)和胶原纤维(collagen)显著增生,纤维组织替代正常造血组织,导致“干抽”现象(骨髓穿刺失败)。
    • 巨核细胞异常:巨核细胞体积增大、核分叶过多,呈“流状”分布于纤维化骨髓中。
    • 造血细胞减少:红系、粒系细胞数量减少,残留细胞常呈局灶性聚集。
    • 髓外造血:脾脏显著肿大(常达脐下),肝、淋巴结等器官可见异位造血灶。
  2. 免疫组化特征

    • 纤维化标记:CD34标记显示纤维化区域血管增生;Masson三色染色区分胶原纤维。
    • 巨核细胞标记:CD42b(血小板膜糖蛋白)高表达,显示巨核细胞过度增生。
    • 炎症标记:CD68(巨噬细胞标记)提示慢性炎症反应。
  3. 分子病理特征

    • JAK2 V617F突变:约50%-60%患者存在,驱动巨核细胞增殖及纤维化。
    • CALR或MPL突变:部分JAK2野生型患者携带,与疾病表型相关。
    • 染色体异常:如del(20q)、17p缺失等,提示高危预后。
  4. 鉴别诊断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红细胞过度增生为主,无显著纤维化。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以血小板极度增多为特征,纤维化轻微。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Ph染色体阳性,BCR-ABL融合基因存在。

二、肿瘤性质

  1. 分类

    • WHO分类:属于“慢性骨髓增生性肿瘤(MPN)”,编码为C96.1。
  2. 生物学行为

    • 克隆性起源: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
    • 进展模式:病程缓慢,但晚期可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约10%-15%)。

三、分化、分期与分级

  1. 分化程度

    • 中度至重度:残留造血细胞分化异常,红系、粒系常呈现幼稚型。
  2. 分级(纤维化程度) 级别 纤维化特征 骨髓硬化
    MF-0 散在网状纤维,无交叉
    MF-1 疏松网状纤维,血管周围交叉 局灶性
    MF-2 弥漫性网状纤维,广泛交叉 局灶性胶原增生
    MF-3 弥漫性胶原纤维束,显著骨硬化 广泛骨硬化
  3. 分期(预后评分系统)

    • IPSS-MF评分 风险组 中位生存期
      低危 >5.7年
      中危1 3.6-5.7年
      中危2 1.6-3.6年
      高危 <1.6年

四、进展风险评估

  1. 临床高危因素

    • 年龄>65岁、贫血(Hb<10g/dL)、血小板减少(PLT<100×10⁹/L)、乳酸脱氢酶(LDH)升高。
  2. 病理高危因素

    • MF-3分级、骨髓原始细胞≥1%,染色体异常(如-7/7q-、del(20q))。
  3. 复发与转移风险

    • 脾切除术后肝进行性肿大及髓外肿瘤(如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提示高复发风险。

五、临床管理建议

  • 定期监测血常规、脾脏大小及症状变化。
  • 对MF-3或高危组患者需警惕急性转化,建议基因检测及骨髓活检复查。

总结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一种以骨髓纤维化和髓外造血为特征的慢性骨髓增生性肿瘤,其核心病理包括巨核细胞异常增生、网状/胶原纤维增生及克隆性基因突变。预后分层(如IPSS-MF)对指导监测及干预至关重要,而分子标志物(如JAK2、CALR)有助于鉴别诊断和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2017).
  • NCCN Guidelines for Myelofibrosis (2023).
  • PubMed文献:JAK2突变与骨髓纤维化进展的相关性研究(近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