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酸中毒Unspecified Acidosis
编码5C73.Z
关键词
索引词Acidosis、未特指的酸中毒、酸中毒、代谢性酸血症、酸中毒NOS、乳酸性酸中毒 [possible translation]、酸中毒 [possible translation]、酸血症 [possible translation]、代谢性酸中毒 [possible translation]、代谢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酸血症
缩写未特指酸中毒、非特异性酸中毒
别名不明原因-酸中毒、原因不明-酸中毒
未特指的酸中毒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动脉血气分析(ABG)显示:
- pH < 7.35(静脉血pH可能更低,需结合临床校正)
- 排除明确病因:通过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慢性肾衰竭、COPD等特异性酸中毒类型。
必须条件
-
实验室证据:
- 动脉血气pH < 7.35(或静脉血pH < 7.30,需结合临床表现)。
- 阴离子间隙(AG)或HCO₃⁻异常但无法归类为已知类型(如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混合性酸碱失衡)。
-
排除性诊断:
- 无明确糖尿病史(血糖、尿酮体正常)。
- 无慢性肾病史(肌酐、尿素氮正常或轻度升高但不足以解释酸中毒)。
- 无呼吸系统疾病(PaCO₂无代偿性升高或降低)。
支持条件
-
临床表现:
- 存在Kussmaul呼吸(深大呼吸)、乏力、恶心呕吐等代谢性酸中毒症状。
- 血压波动(收缩压 < 90 mmHg或波动幅度 > 20 mmHg)。
-
实验室支持指标:
- 血钾 > 5.0 mmol/L(代谢性酸中毒常见高钾血症)。
- 乳酸水平轻度升高(2.0-4.0 mmol/L),但未达乳酸性酸中毒阈值(> 5.0 mmol/L)。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 动脉血气分析(pH、PaCO₂、HCO₃⁻)
│ ├── 电解质(血钾、血氯、血钠)
│ ├── 肾功能(肌酐、尿素氮)
│ ├── 阴离子间隙(AG)
│ ├── 乳酸水平
│ └── 血糖与尿酮体
└──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CT(排除肺部疾病)
└── 腹部超声(评估肾脏结构)
判断逻辑
-
动脉血气分析:
- pH < 7.35 + HCO₃⁻ < 22 mmol/L → 代谢性酸中毒可能。
- pH < 7.35 + PaCO₂ > 45 mmHg → 呼吸性酸中毒可能。
- 混合性异常(如pH↓+HCO₃⁻↓+PaCO₂↑)→ 混合性酸碱失衡,需计算代偿公式。
-
阴离子间隙(AG):
- AG = (Na⁺) - (Cl⁻ + HCO₃⁻)
- AG > 12 mmol/L → 提示未测定阴离子堆积(如乳酸、酮体)。
- AG正常(8-12 mmol/L) → 可能为HCO₃⁻丢失型酸中毒(如腹泻)。
-
乳酸水平:
- 2.0-4.0 mmol/L → 轻度升高,需排查组织灌注不足。
- >5.0 mmol/L → 明确乳酸性酸中毒,需紧急处理。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范围 | 异常意义 |
---|---|---|
动脉血pH | 7.35-7.45 | <7.35提示酸中毒;需结合PaCO₂和HCO₃⁻区分代谢性或呼吸性病因。 |
HCO₃⁻ | 22-28 mmol/L | <22 mmol/L提示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代偿;需与pH变化联动分析。 |
血钾 | 3.5-5.0 mmol/L | >5.0 mmol/L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H⁺进入细胞交换K⁺),需警惕心律失常风险。 |
阴离子间隙(AG) | 8-12 mmol/L | AG>12提示未测定阴离子蓄积(如乳酸、尿毒症毒素);AG正常提示HCO₃⁻丢失或稀释。 |
乳酸 | 0.5-2.0 mmol/L | 2.0-4.0 mmol/L提示组织缺氧或药物毒性;>5.0 mmol/L为乳酸性酸中毒。 |
PaCO₂ | 35-45 mmHg | >45 mmHg提示呼吸性酸中毒;<35 mmHg可能为代谢性酸中毒的代偿反应。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初步筛查:动脉血气分析 + 电解质 + 肾功能。
- 病因鉴别:
- AG增高 → 查乳酸、酮体、肾功能。
- AG正常 → 查腹泻史、肾小管酸中毒指标(尿pH、尿铵)。
- 影像学辅助:胸部CT排除肺部疾病,腹部超声评估肾脏。
参考文献:
- 《哈里森内科学》(第20版)酸碱平衡紊乱章节
- UpToDate临床指南:代谢性酸中毒的评估与管理
- KDIGO慢性肾脏病指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