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碳水化合物吸收或转运障碍Other specified Disorders of carbohydrate absorption or transport
编码5C61.Y
关键词
索引词Disorders of carbohydrate absorption or transport、其他特指的碳水化合物吸收或转运障碍、其他肠碳水化合物吸收障碍、葡萄糖吸收不良、异麦芽糖吸收不良、6-葡糖-α-葡糖苷吸收不良、蔗糖吸收不良、先天性葡糖-半乳糖不耐症、葡萄糖不耐受
缩写其他特指碳水化合物吸收障碍、其他特指碳水化合物转运障碍
其他特指的碳水化合物吸收或转运障碍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基因检测阳性:
- 检测到与特定转运蛋白缺陷相关的致病基因突变(如SLC5A1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
- 功能学检测异常:
- 小肠黏膜活检显示特定双糖酶(如蔗糖酶、异麦芽糖酶)活性显著降低(<正常值的10%)。
- H2呼气试验阳性(摄入特定碳水化合物后呼气氢浓度升高≥20 ppm)。
- 基因检测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进食特定碳水化合物后30-120分钟内出现渗透性腹泻、腹胀及肠鸣音亢进。
- 慢性病程可伴体重下降、儿童生长迟缓和脂溶性维生素缺乏体征(如夜盲症)。
- 排除性诊断:
- 排除乳糖不耐受、乳糜泻、炎症性肠病等继发性吸收不良疾病。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基因检测阳性"或"功能学检测异常"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上述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
- 典型碳水化合物相关消化道症状
- 粪便还原物质检测阳性(≥0.5%)
- 去除非相关碳水化合物饮食后症状缓解
二、辅助检查
-
功能评估检查:
- H2呼气试验:
- 判断逻辑:
- 基线呼气氢<10 ppm为正常
- 摄入试验糖(如蔗糖、葡萄糖)后氢浓度升高≥20 ppm提示吸收障碍
- 需排除肠道菌群过度生长干扰(同步检测甲烷)
- 粪便渗透压检测:
- 异常意义:渗透压差>125 mOsm/kg提示未吸收溶质存在
- H2呼气试验:
-
形态学检查:
-
小肠镜活检:
- 层级结构:
小肠黏膜形态学评估
├─ 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V/C比)
├─ 微绒毛电子显微镜检查
└─ 免疫组化染色(SGLT1/GLUT5表达水平)- 判断逻辑:V/C比<3提示绒毛萎缩,但多数先天性病例黏膜结构正常
-
-
代谢评估:
- 尿液有机酸分析:
- 异常意义:乳酸、短链脂肪酸异常升高提示未吸收糖类发酵
- 尿液有机酸分析: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H2呼气试验 | 基线<10 ppm,增幅<20 ppm | ≥20 ppm提示未吸收糖类发酵,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具体糖类 |
粪便pH | 6.0-7.5 | pH<5.5提示未吸收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 |
粪便还原物质 | <0.25% | ≥0.5%提示未消化双糖存在 |
血维生素A | 1.05-2.45 μmol/L | <0.7 μmol/L提示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 |
尿D-木糖 | 5小时排泄量≥1.2 g | <1.0 g提示广泛性吸收障碍,需鉴别特异性转运缺陷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初筛:针对进食后腹泻患者,首选粪便还原物质检测和H2呼气试验。
- 定位诊断:异常者进行特定糖类激发试验(如蔗糖/果糖负荷试验)。
- 病因诊断:
- 儿童患者优先考虑基因检测(SLC5A1/SI基因)
- 成人突发症状需排查继发因素(手术史、抗生素使用)
- 鉴别诊断:需排除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胆汁酸吸收不良等非碳水化合物相关疾病。
权威参考文献:
- 《默沙东诊疗手册(消化系统疾病分册)》
- ESPGHAN《儿童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诊疗共识(2022)》
- 中华医学会《成人慢性腹泻诊治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