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酸中毒Other specified Acido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20:26:21
编码5C73.Y

关键词

索引词Acidosis、其他特指的酸中毒、非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
缩写其他特指酸中毒、OTSA
别名其他明确类型的酸中毒、其他具体酸中毒、其他特定原因酸中毒、其他特指的代谢性酸中毒

其他特指的酸中毒(5C73.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动脉血气分析异常
      • pH <7.35,伴HCO₃⁻浓度降低(<22 mmol/L)。
      • 排除典型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AG >12 mmol/L)、呼吸性酸中毒(PaCO₂ >45 mmHg)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已明确分类的酸中毒。
    • 特异性病因证据
      • 药物/毒素暴露史(如水杨酸盐、丙二醇)伴相关实验室证据(如血清水杨酸水平>30 mg/dL)。
      • 遗传代谢病确诊(如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尿甲基丙二酸显著升高)。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临床表现
      • 深快呼吸(Kussmaul呼吸)、恶心/呕吐、意识模糊或心律失常。
      • 特定病因相关症状(如异烟肼中毒的周围神经病变)。
    • 实验室支持
      • 血钾异常(高钾或低钾血症,取决于肾小管功能状态)。
      • 尿pH >5.5(提示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3. 阈值标准

    • 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1. 动脉血气符合代谢性酸中毒(pH <7.35,HCO₃⁻ <22 mmol/L)。
      2. 明确特异性病因(药物暴露证据、基因检测阳性或肾脏功能异常)。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 动脉血气分析(pH、HCO₃⁻、PaCO₂)
│ ├── 电解质(血钾、血氯、阴离子间隙)
│ ├── 血清乳酸、酮体
│ ├── 尿液分析(pH、电解质、有机酸谱)
│ └── 基因检测(遗传代谢病筛查)
├── 影像学检查
│ ├── 胸部X线/CT(排除呼吸性酸中毒)
│ └── 腹部超声(评估肾脏结构)
└── 特殊检测
├── 毒素筛查(水杨酸盐、丙二醇)
└── 肾功能评估(肾小管功能试验)

判断逻辑

  1. 动脉血气分析
    • pH <7.35 + HCO₃⁻↓:确认代谢性酸中毒。
    • AG正常(8-12 mmol/L):提示肾小管酸中毒或稀释性酸中毒。
  2. 电解质与阴离子间隙
    • 高氯血症(血Cl⁻ >110 mmol/L):支持正常AG型酸中毒(如肾小管酸中毒)。
    • AG正常但乳酸升高:提示A型/B型乳酸酸中毒(需结合病史)。
  3. 尿液分析
    • 尿pH >5.5 + 血钾↓:提示Ⅰ型(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 尿有机酸谱异常:甲基丙二酸/丙酸升高提示遗传代谢病。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测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动脉血气分析 pH <7.35,HCO₃⁻ <22 mmol/L 确诊代谢性酸中毒,需结合AG判断类型。
血钾 >5.5 mmol/L 提示Ⅳ型肾小管酸中毒或肾功能衰竭。
<3.5 mmol/L 提示Ⅰ/Ⅱ型肾小管酸中毒或利尿剂过量。
血清乳酸 >2.2 mmol/L 乳酸酸中毒(A型:组织缺氧;B型:药物/毒素)。
尿有机酸谱 甲基丙二酸↑ 甲基丙二酸血症确诊依据(需基因检测验证)。
毒素筛查 水杨酸盐 >30 mg/dL 水杨酸中毒,需结合血气(早期呼吸性碱中毒+后期代谢性酸中毒)。

四、总结

  • 诊断核心:通过血气分析确认酸中毒类型,结合特异性病因证据(毒素、基因、肾小管功能)进行归类。
  • 关键鉴别:需排除糖尿病酮症、尿毒症等常见酸中毒,重点关注AG、血氯及尿液指标。
  • 处理原则:针对病因治疗(如停用毒性药物、补充碳酸氢盐、遗传代谢病特殊饮食)。

参考文献

  • KDIGO《肾小管酸中毒临床实践指南》
  • UpToDate《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与诊断》
  • 《遗传代谢病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