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胃或十二指肠疾病Unspecified Diseases of the stomach or the duodenum
编码DA7Z
关键词
索引词Diseases of the stomach or the duodenum、未特指的胃或十二指肠疾病、胃十二指肠病变、胃十二指肠疾病
缩写WZWDH、未特指胃十二指肠疾病
别名胃十二指肠疾病待查、胃十二指肠疾病未定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未特指的胃或十二指肠疾病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一、临床与医学定义
未特指的胃或十二指肠疾病(Unspecified Gastric or Duodenal Disease, DA7Z)是指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中无法明确归类为特定胃或十二指肠疾病的病理状态。这类疾病可能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或轻度器质性改变,但因缺乏足够的特征性证据(如内镜、影像学或实验室结果)而无法进一步细化诊断。常见情况包括:
- 非特异性胃炎:胃黏膜存在炎症表现,但无明确病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或酒精损伤)。
- 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适:患者主诉上腹痛、胀气或恶心,但常规检查未发现溃疡、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 功能性消化不良:以餐后饱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且排除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等其他明确疾病。
二、医学定义
未特指的胃或十二指肠疾病指胃或十二指肠存在病理改变或功能异常,但因症状不典型、诊断依据不足,无法归属到特定疾病类别(如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其范围涵盖:
- 非特异性黏膜病变:内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或糜烂,但不符合典型胃炎、溃疡的诊断标准。
- 功能性胃肠病:符合罗马Ⅳ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但未进一步分型。
- 暂时性症状群:短期出现的上腹部症状,可能由饮食、应激等诱发,且无持续器质性损害证据。
三、病因:病原学机制
- 非特异性黏膜损伤:与饮食刺激(辛辣食物、咖啡因)、精神压力、轻微感染或药物副作用相关,但未达到特定疾病阈值。
- 胃肠动力紊乱:胃排空延迟或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异常,可能与内脏高敏感相关。
- 局部免疫反应: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导致低级别炎症,但无明确自身免疫抗体或感染病原体。
- 神经内分泌失调:脑-肠轴调节异常影响胃酸分泌或平滑肌收缩。
四、病因:传播途径与高危因素
-
高危人群:
- 长期饮食不规律或高脂饮食者
- 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患者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长期使用者
- 幽门螺杆菌感染未规范治疗者(可能加重黏膜损伤)
-
传播途径:
- 本病无传染性,但潜在诱因如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共用餐具、接触呕吐物等途径传播。
-
合并症风险:
- 长期未明确诊断可能延误器质性疾病(如早期胃癌)的发现。
- 功能性症状持续存在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或生活质量下降。
参考文献:WHO相关指南、ICD-11编码说明、《Fields Virology》、流行病学监测数据、百度百科、新华网、知乎、人人文库、正保医学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