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Unspecified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更新时间:2025-06-19 04:20:43
编码DB96.2Z

关键词

索引词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未特指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硬化性胆管炎、PS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缩写PSC
别名原发性胆管硬化症、原发性胆管纤维化、原发性胆道硬化症、胆管硬化症、胆管纤维化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典型表现
      • 肝内外胆管多灶性狭窄与扩张交替,形成"串珠样"改变
      • 肝内胆管分支减少呈"剪枝征"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肝活检显示胆管周围同心圆状纤维化(洋葱皮样改变)
      • 胆管壁淋巴细胞浸润伴纤维组织增生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持续性胆汁淤积生化证据(ALP >1.5倍正常上限持续>6个月)
    • 排除继发性胆管炎:
      •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血清IgG4<140 mg/dL)
      • 胆道手术/创伤史、胆管结石、胆管癌
    • 典型影像学表现(MRCP或ERCP)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
      • 不明原因乏力、瘙痒、间歇性黄疸(发生频率≥60%)
      • 合并炎症性肠病(IBD),尤其溃疡性结肠炎(70%-80%关联率)
    • 血清学标志物
      • P-ANCA阳性(30%-50%患者)
      • 高γ球蛋白血症(IgG升高)
    • 组织学特征
      • 胆管上皮萎缩/消失
      • 门脉区炎症伴淋巴细胞浸润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血液生化] A --> C[影像学检查] B --> D[肝功能:ALP/GGT/胆红素] B --> E[自身抗体:P-ANCA] C --> F[首选:MRCP] C --> G[备选:ERCP] F --> H[典型'串珠样'改变?] H -->|是| I[支持PSC诊断] H -->|否| J[肝活检] J --> K[洋葱皮样纤维化?] K -->|是| L[确诊PSC] K -->|否| M[排除诊断]

判断逻辑详解

  1. MRCP

    • 阳性标准:≥2处胆管狭窄伴近端扩张,肝内胆管分支缺失
    • 鉴别要点:与IgG4-SC鉴别(弥漫性胆管壁增厚>强化)
    • 优势:非侵入性,敏感度90%-95%
  2. ERCP

    • 适用场景:MRCP结果不明确或需同时行胆道介入治疗
    • 判断逻辑:直接显示胆管狭窄部位及程度,可获取胆汁细胞学
    • 风险提示:胰腺炎风险(3%-7%)
  3. 肝活检

    • 指征:小胆管型PSC(仅累及小胆管)或影像学不典型
    • 关键病理特征
      • 纤维闭塞性胆管炎(胆管周围同心圆纤维化)
      • 胆管消失征(>50%门脉区胆管缺失)
  4. IBD筛查

    • 结肠镜+活检:即使无症状也需进行(80%合并亚临床IBD)
    • 判断关联:全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与PSC相关性最强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胆汁淤积标志物

    • ALP >300 U/L
      • 意义:提示胆管损伤进展,>1.5倍ULN持续6个月是诊断阈值
      • 处理:需影像学确认胆管病变
    • GGT >150 U/L
      • 意义:特异性反映胆管上皮损伤
      • 注意:酒精性肝病时可能单独升高
  2. 胆红素异常

    • 总胆红素>34 μmol/L
      • 意义:疾病进展标志,持续升高预示肝移植需求
      • 监测:每3-6个月复查,评估预后
  3. 自身抗体

    • P-ANCA阳性
      • 意义:支持自身免疫机制,但非特异性(也见于IBD)
      • 处理:需结合其他指标
    • 抗核抗体(ANA)低滴度阳性
      • 意义:可能提示重叠自身免疫性肝炎(需肝活检确认)
  4. 炎症指标

    • IgG升高(>16 g/L)
      • 意义:反映免疫活化状态,需排除IgG4-SC
      • 临界值:IgG4<140 mg/dL可排除IgG4相关疾病
    • 血小板<150×10⁹/L
      • 意义:晚期门脉高压或脾功能亢进征象
  5. 代谢指标

    • 维生素D<20 ng/mL
      • 意义:胆汁淤积致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
      • 处理:需补充维生素D₃(5000 IU/周)
    • 骨密度T值<-2.5
      • 意义:代谢性骨病风险,建议双能X线骨密度年检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核心路径:胆汁淤积生化指标 → MRCP典型表现 → 排除继发因素
  2. 特殊情境
    • 小胆管型PSC:依赖肝活检(典型病理+生化异常)
    • 疑似癌变:CA19-9>129 U/L时行胆管镜活检
  3. 监测重点
    • 每6-12个月MRCP监测胆管癌变
    • IBD患者年度结肠镜(PSC-IBD结直肠癌风险增加10倍)

权威参考文献

  • EASL 2017《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实践指南》
  • AASLD 2010《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疗指南》
  • 《柳叶刀》2018年PSC专题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