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食管溃疡Unspecified Oesophageal ulcer
编码DA25.Z
关键词
索引词Oesophageal ulcer、未特指的食管溃疡、食管溃疡、食管糜烂、食管溃疡NOS、OU[食管溃疡]、溃疡性食管炎 [possible translation]、消化性食管溃疡 [possible translation]、食管消化性溃疡 [possible translation]、贲门-食管溃疡 [possible translation]、贲门溃疡 [possible translation]、贲门溃疡、消化性食管溃疡、贲门-食管溃疡、食管消化性溃疡、溃疡性食管炎
缩写WE、未特指食管溃疡
别名食道溃疡
未特指的食管溃疡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内镜确诊:
- 食管黏膜层至黏膜下层可见界限清楚的溃疡灶(直径≥5mm),周围伴充血水肿或白苔覆盖。
- 组织活检病理学证实:
- 溃疡底部可见肉芽组织及慢性炎细胞浸润。
- 排除恶性病变(无癌细胞)、感染性溃疡(无真菌/病毒包涵体)及药物性损伤(无明确药物接触史)。
- 内镜确诊: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症状:
- 持续性胸骨后疼痛(与进食相关)或吞咽困难(固体>液体)。
- 反酸/烧心症状(每周≥2次)。
- 实验室证据:
- 血红蛋白<120 g/L(男性)或<110 g/L(女性)提示慢性失血。
-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排除上消化道其他出血源)。
- 典型症状:
-
阈值标准:
- 确诊:必须条件全部满足。
- 高度疑似(无法行内镜检查时):
- 钡餐造影显示食管壁龛影+典型症状+排除其他病因(如心脏疾病)。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一级检查
├── 内镜检查(金标准)
│ └── 组织活检(病理学评估)
├── 影像学评估
│ ├── 食管钡餐造影(评估溃疡形态/狭窄)
│ └── 胸部CT(怀疑穿孔/瘘管时)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贫血筛查)
├── 粪隐血试验(出血评估)
└── 炎症标志物(CRP/ESR)
二级检查(病因鉴别)
├── 24小时食管pH监测(GERD评估)
├── 血清学检测(ANA/ANCA排除自身免疫病)
└── 微生物培养(免疫抑制患者排查感染)
判断逻辑
-
内镜检查:
- 阳性:直接确诊并评估溃疡深度(Paris分型)。
- 阴性但症状持续:需重复检查或行钡餐造影。
-
食管钡餐造影:
- 龛影+黏膜纠集:支持溃疡诊断。
- 食管狭窄:提示慢性溃疡伴纤维化。
-
CT检查:
- 纵隔气肿/液平:提示穿孔(需急诊手术)。
- 管壁增厚>5mm:需与食管癌鉴别。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血红蛋白降低:
- <110 g/L:提示慢性失血,需评估溃疡活动性(内镜复查)。
- 白细胞升高(>10×10⁹/L):
- 提示合并感染(如念珠菌性食管炎)或穿孔。
- 血红蛋白降低:
-
炎症标志物:
- CRP>10 mg/L:反映溃疡活动性,需加强抑酸治疗。
- ESR>20 mm/h:提示全身性炎症(警惕克罗恩病等系统性疾病)。
-
粪隐血试验:
- 阳性:需排除合并消化道其他出血源(如胃溃疡)。
-
血清学检测:
- 抗核抗体(ANA)阳性:需排查贝赫切特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病。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内镜+活检是确诊基石,需严格排除肿瘤及感染性病因。
- 检查策略:优先内镜评估,影像学用于并发症筛查,实验室指标指导治疗调整。
- 重点鉴别:GERD相关性溃疡需联合pH监测,自身免疫病需血清学支持。
参考文献:
- 美国胃肠病学会(ACG)《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与管理指南》(2022)
-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食管溃疡临床实践指南》(2021)
- 《Gastroenterology》食管疾病诊断标准专刊(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