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非感染性结肠炎或直肠炎,未特指的Unspecified Certain noninfectious colitis or proctitis
编码DB33.Z
关键词
索引词Certain noninfectious colitis or proctitis、某些非感染性结肠炎或直肠炎,未特指的、某些非感染性结肠炎或直肠炎、colorectal inflammation NOS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proctitis NOS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结直肠炎症NOS、直肠炎NOS
缩写非感染性结肠炎、非感染性直肠炎、非特指结肠炎、非特指直肠炎、Nonspecific-colitis、Nonspecific-proctitis
别名慢性结肠炎、慢性直肠炎、非特异性结肠炎、非特异性直肠炎、不明原因结肠炎、不明原因直肠炎、不明原因的大肠炎症、不明原因大肠炎症、Nonspecific-inflammatory-bowel-disease、Nonspecific-IBD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降结肠和结肠右曲--降结肠和结肠脾曲--升结肠--结肠脾曲--横结肠--结肠肝曲--降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直肠--乙状结肠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某些非感染性结肠炎或直肠炎,未特指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某些非感染性结肠炎或直肠炎,未特指的(DB33.Z),是指由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炎症或组织损伤,但未明确归类为具体类型的结肠炎或直肠炎。这类疾病可能涉及多种病理过程,如药物引起的肠道黏膜损伤、过敏反应、放射治疗后的继发性炎症等。
病因学特征
-
药物相关机制:
- 化疗药物和放射治疗:用于癌症治疗的化疗药物和盆腔区域放射治疗可直接损伤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
- 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也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和免疫功能紊乱,从而诱发非感染性结肠炎。
-
过敏或免疫介导机制:
- 食物或环境中的特定物质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进而引发结肠或直肠炎症。
- 自身免疫性疾病状态,如贝赫切特综合征,可能会累及消化道,造成类似症状。
-
理化因素及其他诱因:
- 放射线暴露:盆腔区域放射治疗是已知的一种能引起直肠炎的原因之一。
- 特定饮食习惯或营养不良:富含不易消化成分的食物可能导致肠道功能障碍。
- 慢性便秘、腹泻以及其他形式的大肠功能障碍也能间接促进非感染性结肠炎的发展。
病理机制
-
肠道屏障功能受损:
- 上述各种原因均可破坏正常存在的肠上皮屏障结构完整性,使得有害物质更容易穿透进入黏膜下层,激发局部免疫系统活化,从而产生炎症过程。
-
局部免疫反应失调:
- 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局部固有免疫细胞被激活并释放大量促炎因子,进一步加剧了组织损伤,并可能导致更广泛的病变扩散。
-
愈合过程异常:
- 当持续存在不利条件下时,正常的伤口愈合程序受到影响,这不仅延迟了炎症消退时间,还增加了形成慢性炎症甚至溃疡的风险。
临床表现
-
主要症状:
- 腹痛:通常是间歇性的钝痛,位置多位于下腹部。
- 排便习惯改变:包括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出现。
- 便血:可见于部分病例中,颜色从鲜红至暗红不等,取决于出血部位及严重程度。
- 里急后重感:患者常感到总有便意但难以完全排空的感觉。
- 黏液便:粪便中混有较多透明或白色黏液。
-
体征:
- 腹部触诊可能发现轻度压痛点;严重时可伴有腹胀。
- 直肠指检对于评估直肠受累情况特别有用,有时还能直接观察到炎症或溃疡的存在。
请注意,以上内容基于目前可获取的相关文献资料整理而成,具体诊断与处理请咨询专业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