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大肠动力障碍Unspecified Motility disorders of large intestine

更新时间:2025-06-19 01:21:37
编码DB32.Z

关键词

索引词Motility disorders of large intestine、未特指的大肠动力障碍、大肠动力障碍
缩写DB32Z、WTD-DCLD
别名不明原因的大肠动力障碍、不明原因的结肠动力障碍、不明原因的大肠运动障碍、不明原因的结肠运动障碍、非特异性大肠动力障碍、非特异性结肠动力障碍、非特异性大肠运动障碍、非特异性结肠运动障碍、未分类的大肠动力障碍、未分类的结肠动力障碍、未分类的大肠运动障碍、未分类的结肠运动障碍

未特指的大肠动力障碍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框架(罗马IV标准)
      • 符合功能性肠病诊断标准(症状持续≥6个月,近3个月活动性症状)
      • 症状不符合特定功能性肠病亚型(如IBS、功能性便秘/腹泻)
    • 排除器质性病变
      • 结肠镜/影像学检查排除炎症、肿瘤、狭窄等结构性病变
      • 实验室检查排除代谢性/内分泌性病因(如甲状腺功能异常)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症状组合
      • 腹痛(≥3天/周)伴随排便后缓解(发生率70%-90%)
      • 腹胀(进食后加重)合并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腹泻)
      • 症状持续≥3个月
    • 体征支持
      • 腹部触诊无肌卫/反跳痛(排除急腹症)
      • 肠鸣音异常(减弱或亢进)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指标)

    • 动力检测异常阈值
      • 结肠传输时间(CTT)>72小时(标记物法)
      • 肛门直肠测压:肛门括约肌矛盾收缩(排便时压力上升>20%)
      • 球囊逼出试验>60秒
    • 症状量化标准
      • Bristol粪便分型1-2型(便秘)或6-7型(腹泻)≥25%排便
      • 患者症状日记记录症状频率≥3天/周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血液检查] A --> C[粪便检查] A --> D[腹部超声] B --> E[甲状腺功能] B --> F[炎症标志物] C --> G[隐血/钙卫蛋白] D --> H[肠腔积气评估] I[功能评估] --> J[结肠传输试验] I --> K[肛门直肠测压] I --> L[球囊逼出试验] J --> M[无线运动胶囊] K --> N[直肠感觉阈值] L --> O[排空功能] P[影像学] --> Q[腹部X线] P --> R[CT/MRI] Q --> S[粪便负荷评分] R --> T[肠壁厚度测量]

  2. 判断逻辑

    • 初筛检查
    • 血常规/TSH/CRP正常 → 支持功能性诊断
    • 粪便隐血阳性 → 需结肠镜检查
    • 功能评估
    • 传输延迟(CTT>72h)→ 慢传输型动力障碍
    • 肛门括约肌矛盾收缩 → 盆底功能障碍
    • 球囊排出时间延长 → 出口梗阻型
    • 影像学
    • X线粪便负荷评分>12分 → 支持严重便秘
    • CT肠壁厚度正常 → 排除器质性疾病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结肠传输试验

    • 标记物滞留>72小时
      • 意义:确诊结肠慢传输,指导促动力药使用
      • 处理:启动渗透性泻剂+促动力剂联合治疗
    • 24小时排出>80%标记物
      • 意义:提示传输加速,需鉴别功能性腹泻
      • 处理:调整饮食+肠道吸附剂
  2. 肛门直肠测压

    • 静息压>100mmHg
      • 意义:肛门痉挛导致排便困难
      • 处理:生物反馈训练+肉毒杆菌注射
    • 初始感觉阈值>60mL
      • 意义:直肠感觉减退,便秘风险增加
      • 处理:直肠感觉再训练
  3. 炎症标志物

    • 钙卫蛋白>50μg/g
      • 意义:提示黏膜炎症,需排除IBD
      • 处理:立即行结肠镜检查
    • CRP>10mg/L
      • 意义:可能合并感染/炎症
      • 处理:完善感染源筛查
  4. 甲状腺功能

    • TSH>5mIU/L
      • 意义:甲减导致继发性动力障碍
      • 处理:内分泌科会诊+甲状腺素替代
  5. 粪便隐血阳性

    • 意义:警报征象,强制结肠镜检查
    • 处理:发现病变按相应指南处理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确诊路径
    • 步骤1:症状评估(符合罗马IV标准)
    • 步骤2:排除器质性疾病(实验室+影像学)
    • 步骤3:功能分型(传输试验+肛门测压)
  2. 治疗关联
    • 慢传输型:促动力剂+渗透性泻剂
    • 出口梗阻型:生物反馈+排便训练
  3. 预警指征
    • 体重下降>5kg/贫血/便血 → 立即转诊消化科

参考文献

  1. Rome Foundation. Rome IV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2016)
  2.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Medical Position Statement on Constipation (2013)
  3. Rao SSC, et al. ANMS-ESNM Position Paper on Anorectal Testing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21)
  4.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for Disorders of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Guidelines for Colonic Motility Testing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