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大肠动力障碍Other specified Motility disorders of large intestine
编码DB32.Y
关键词
索引词Motility disorders of large intestine、其他特指的大肠动力障碍
缩写大肠动力障碍、结肠动力障碍
别名其他特定的大肠运动功能障碍、特指的结肠运动障碍、其他明确类型的大肠动力异常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1B13 大肠
XA0D34肛门XA8QB7泄殖腔源性区XA25P9降结肠和结肠右曲XA39S6肛管XA7177降结肠和结肠脾曲XA3AL5升结肠XA1PY9结肠脾曲XA49U1横结肠XA6J68盲肠XA95L3结肠肝曲XA2G13降结肠XA03U9结肠XA33J5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XA4KU2直肠XA8YJ9乙状结肠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其他特指的大肠动力障碍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其他特指的大肠动力障碍(DB32.Y)是指那些在ICD-11分类中未单独列出,但具有特定特征的大肠运动功能异常。这类障碍表现为结肠运动协调性异常或收缩功能紊乱,导致腹痛、腹胀、便秘或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该分类归属于消化系统疾病章节下的大肠疾病类别,是大肠动力障碍(DB32)的子类。
病因学特征
-
神经肌肉功能异常:
- 神经源性因素:肠道神经调控异常(如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或肠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如先天性巨结肠症*),可导致肠道推进功能受损。
- 肌源性因素:平滑肌细胞功能障碍(如肌营养不良或代谢性肌病),可能影响肠道收缩能力。
-
激素与介质失衡:
- 关键激素异常:血清素(5-HT)、胆囊收缩素(CCK)等调控肠道运动的激素分泌紊乱,可能干扰结肠节律性收缩。
- 慢性炎症:炎性因子(如IL-6、TNF-α)长期刺激可损伤肠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导致继发性动力障碍。
-
解剖结构改变:
- 后天性因素:肠粘连、术后瘢痕或狭窄可能限制肠道正常扩张和收缩。
- 先天性异常:肠道旋转不良等结构缺陷可能间接影响动力。
-
其他因素:
- 药物影响:阿片类药物(抑制肠蠕动)、抗胆碱能药(减少推进性收缩)等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可逆性动力障碍。
- 生活方式:低纤维饮食、脱水或久坐行为可能加重功能性排便异常。
病理机制
-
运动模式紊乱:
- 结肠推进性收缩(如集团运动)减少或消失,代之以非协调性节段收缩,导致内容物滞留。
- 局部痉挛可能形成功能性梗阻,而远端肠段松弛不足可进一步阻碍排便。
-
液体吸收/分泌失衡:
- 内容物滞留延长水分吸收时间,导致粪便干燥和便秘。
- 部分病例因局部刺激或炎症反应,可能伴随黏液分泌增多,但较少引起真性腹泻。
-
感觉-运动整合异常:
- 内脏高敏感可放大正常肠蠕动感知,导致腹痛或腹胀,与中枢敏化(如脑肠轴功能紊乱)相关。
- 直肠感觉阈值改变可能影响排便急迫感和排便反射协调性。
参考文献:以上信息基于公开发布的医学文献及指南总结整理而成,并非直接引用任何单一来源的具体章节。对于更深入的研究需求,请查阅相关专业期刊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