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肝囊肿Unspecified Hepatic cyst
编码DB99.1Z
关键词
索引词Hepatic cyst、未特指的肝囊肿、肝囊肿、囊性肝、单纯性肝囊肿 [possible translation]、单纯性肝囊肿
缩写GNCZ、LC
别名肝囊性病变、肝脏囊肿、肝内囊肿、肝囊肿病、Hepatic-Cyst
未特指的肝囊肿 (DB99.1Z)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确诊:
- 超声检查:肝脏内出现单发或多发无回声囊性病灶,囊壁薄(<1 mm)、边缘光滑,无分隔或钙化,后方回声增强。
- CT/MRI验证:CT显示边界清晰的均匀低密度灶(CT值0-20 HU),增强扫描无强化;MRI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无弥散受限。
- 影像学确诊: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症状:右上腹隐痛/钝痛、腹胀、餐后饱胀感(需排除胆囊炎/胆石症)。
- 排除性证据:
- 血清包虫IgG抗体阴性(排除寄生虫性囊肿)。
- 无肝硬化背景(排除肿瘤性囊变)。
-
阈值标准:
- 确诊:必须条件满足任意一项影像学标准(超声+CT/MRI互为验证更佳)。
- 疑似诊断:影像学符合但缺乏典型症状时,需随访6个月确认囊肿稳定性(体积增长<10%)。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
│ 首选:腹部超声 │
└──────────────┬────────────┘
│
┌──────────────▼────────────┐
│ 复杂病例追加:增强CT/MRI │
└──────────────┬────────────┘
│
┌──────────────▼────────────┐
│ 鉴别诊断需要:包虫血清学/CEA检测 │
└───────────────────────┘ -
判断逻辑:
- 超声初筛:发现囊肿后评估大小(>5 cm有干预指征)、囊壁特征(厚度>3 mm需警惕肿瘤)。
- CT/MRI补充:
- 囊肿内出现分隔/壁结节:需穿刺活检排除囊腺瘤/癌。
- 多囊肝(>20个囊肿):需肾脏超声排查多囊肾病。
- 包虫血清学:流行区患者必查,ELISA法检测IgG抗体。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肝功能 | ALT <40 U/L, ALP <120 U/L | ALP升高提示大胆管受压;ALT异常需排查合并肝炎/脂肪肝 |
血常规 | WBC 4-10×10⁹/L | WBC>12×10⁹/L提示合并感染(需增强CT评估囊肿内气体) |
CEA | <5 ng/mL | 升高需排除囊腺癌(尤其囊液CEA>血清10倍时) |
CA19-9 | <37 U/mL | 囊液CA19-9显著升高提示胆管上皮来源囊肿 |
包虫IgG抗体 | 阴性(ELISA S/CO<1.0) | 阳性需结合疫区接触史,确诊包虫性囊肿 |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影像学特征(薄壁无强化囊性灶)是确诊基石,超声为首选,CT/MRI解决疑难病例。
- 关键鉴别:通过包虫血清学、CEA检测排除寄生虫/肿瘤性病变。
- 实验室价值:肝功能异常提示并发症,WBC升高警示感染,肿瘤标志物指导穿刺决策。
参考文献:
- 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肝脏囊性病变管理指南》2023版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囊肿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
- Radiology期刊《肝脏囊性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