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胃十二指肠运动或分泌障碍Unspecified Gastroduodenal motor or secretory disorders
编码DA41.Z
关键词
索引词Gastroduodenal motor or secretory disorders、未特指的胃十二指肠运动或分泌障碍、胃十二指肠运动或分泌障碍
缩写胃十二指肠功能障碍、胃肠动力障碍、胃分泌异常
别名胃十二指肠功能性疾病、胃十二指肠功能性障碍、胃肠道运动障碍、胃肠道分泌障碍
未特指的胃十二指肠运动或分泌障碍 (DA41.Z) 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功能异常客观证据:
- 胃排空检查(核素扫描或钡餐造影)显示胃排空延迟(>90分钟)或加速(<40分钟)。
- 胃电图证实胃电节律紊乱(胃动过速>4cpm或胃动过缓<2cpm)。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标准)
- 持续性症状:
- 典型症状(上腹部不适、餐后饱胀、早饱感)持续≥3个月,每周发作≥3天。
- 排除器质性疾病:
- 内镜检查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 幽门螺杆菌检测阴性(或根除后症状无改善)。
支持条件(增强诊断依据)
- 胃分泌功能异常:
- 胃液分析显示基础胃酸分泌量(BAO)<1.0 mmol/h(低酸)或>5.0 mmol/h(高酸)。
- 关联性体征:
- 上腹部轻压痛(触诊阳性)。
- 肠鸣音减弱(<3次/分钟)或亢进(>10次/分钟)。
- 诱发因素:
- 明确药物暴露史(如抗胆碱能药物、阿片类)。
- 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帕金森病)。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金标准"中任意1项 + "必须条件"全部。
- 高度疑似:满足"必须条件"全部 + ≥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辅助检查体系
├── 排除器质性病变
│ ├── 上消化道内镜(必选)
│ └── 腹部超声/CT(选做)
├── 运动功能评估
│ ├── 核素胃排空扫描(金标准)
│ ├── 钡餐造影(替代方案)
│ └── 胃电图(评估电节律)
├── 分泌功能评估
│ ├── 胃液分析(BAO/MAO)
│ └── 24小时胃内pH监测
└── 鉴别诊断支持
├── 氢呼气试验(排除SIBO)
└── 血清胃泌素检测(排除胃泌素瘤)
判断逻辑
- 上消化道内镜:
- 若发现黏膜病变→排除本病,转向器质性疾病诊断。
- 黏膜正常→支持功能性障碍诊断。
- 核素胃排空扫描:
- 半排空时间(T½)>90分钟→胃轻瘫;<40分钟→倾倒综合征。
- 胃液分析:
- BAO<1.0 mmol/h→低酸状态(提示萎缩性胃炎风险);
- BAO>5.0 mmol/h→高酸状态(需排查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 胃电图:
- 主频>4cpm→胃动过速(餐后恶心加重);
- 主频<2cpm→胃动过缓(早饱感显著)。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胃酸分泌(BAO) | <1.0 mmol/h | 低酸状态:削弱杀菌功能,易继发感染;提示自身免疫性胃炎或长期PPI使用。 | 补充胃蛋白酶;排查维生素B12缺乏。 |
>5.0 mmol/h | 高酸状态:黏膜损伤风险↑;需警惕胃泌素瘤。 |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血清胃泌素检测。 | |
胃排空(T½) | >90分钟(固体食物) | 胃轻瘫:食物滞留→恶心/呕吐;常见于糖尿病神经病变。 | 促动力药(多潘立酮);饮食分次少量。 |
<40分钟(固体食物) | 加速排空:倾倒综合征;餐后心悸/冷汗。 | 低糖高脂饮食;奥曲肽治疗。 | |
胃电图频率 | <2 cpm | 胃动过缓:收缩力↓→早饱/腹胀。 | 胃起搏器植入评估。 |
>4 cpm | 胃动过速:节律紊乱→餐后疼痛。 | 抗心律失常药(如红霉素)短期试用。 | |
血清胃泌素 | >500 pg/mL | 高胃泌素血症:提示胃泌素瘤或胃窦G细胞增生。 | 增强CT排查肿瘤;手术会诊。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首步:内镜排除器质病变 + 症状评估(罗马IV标准)。
- 核心:胃排空功能检测(核素扫描优先)定运动障碍类型。
- 补充:胃酸分析/胃电图明确分泌或电节律异常。
- 警示:若BAO>5.0 mmol/h或胃泌素↑→必须排查肿瘤。
参考文献:
- 罗马基金会《罗马IV标准:功能性胃肠病》(2016)
- 美国胃肠病学会(AGA)《胃排空障碍诊疗指南》(2022)
- 《中华消化杂志》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2023)
- ICD-11官方分类文件(WHO,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