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胃-食管反流病Unspecified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编码DA22.Z
关键词
索引词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未特指的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酸反流、酸反流病、GERD[胃食管反流病]、GORD[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贲门-食管松弛、贲门松弛、下食管括约肌松弛、Neuhauser-Berenberg综合征
缩写GERD
别名胃酸倒流、烧心病、胃内容物反流病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DA25 食管溃疡
DA25.13病毒性食管溃疡DA25.Y其他特指的食管溃疡DA25.Z未特指的食管溃疡DA25.11真菌性食管溃疡DA25.3外部原因引起的食管溃疡DA25.3Y其他特指的外部原因引起的食管溃疡DA25.3Z外部原因引起的食管溃疡,未特指的DA25.32放射性食管溃疡DA25.1感染性食管溃疡DA25.1Y其他特指的感染性食管溃疡DA25.1Z未特指的感染性食管溃疡DA25.31药物性食管溃疡DA25.30化学性食管溃疡DA25.0食管糜烂DA25.10细菌性食管溃疡DA25.2过敏或免疫疾病引起的食管溃疡DA25.12寄生虫性食管溃疡ME24.A 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A2食管出血ME24.A2持续性炎症所致慢性内脏痛DA20.3 食管穿孔
DA20.30自发性食管破裂DA20.3Y其他特指的食管穿孔DA20.3Z未特指的食管穿孔ME24.9 胃肠出血
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91膈疝ME24.91食管梗阻未特指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未特指的胃-食管反流病(Unspecifie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指胃内容物异常地逆向流入食管,但没有明确指定具体类型(如非糜烂性或糜烂性)。这种病症通常表现为烧心感(胸骨后灼热感)、反酸(口腔中出现酸味)、嗳气等症状。未特指的胃-食管反流病可能涉及多种病理机制,导致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
病因学特征
-
抗反流屏障功能障碍:
- 下食管括约肌(LES)功能不全:这是最主要的机制之一。正常情况下,LES通过保持一定的基础张力防止胃内容物上行进入食管;当此肌肉松弛时间过长或压力下降时,便会导致胃酸倒流。
- 一过性LES松弛:即使在没有吞咽动作的情况下也会发生短暂的括约肌放松,增加反流风险。
- 腹内压增高:如肥胖、怀孕或者腹部肿瘤等情况均可影响LES关闭能力。
-
食管清除能力下降:
- 食管蠕动减弱或丧失会减少对反流物的有效清除,从而延长刺激时间并加重炎症反应。
- 唾液分泌不足同样降低了化学性中和作用,不利于缓解局部pH值变化带来的伤害。
-
食管粘膜防御机制受损:
- 正常情况下,食管上皮具有一定的抵御胃酸腐蚀的能力,但长期暴露于低pH环境下可导致细胞屏障破坏,易发感染及慢性炎症状态。
- 长期吸烟、饮酒等因素能够削弱这一保护层,使得患者更易于发展成GERD相关病变。
-
解剖结构异常:
- 膈疝是另一重要因素,即部分胃组织穿过膈裂孔进入胸腔,改变了原有的解剖关系,使LES位置升高,容易造成反流现象。
- 其他结构性问题还包括食管裂孔扩大、食管长度缩短等也可能促进病情进展。
-
其他因素:
- 某些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镇静剂等)会影响LES紧张度。
- 饮食习惯(高脂饮食、咖啡因摄入)和生活方式(晚餐饮食、睡前进食)也被认为是诱发或加重GERD的重要原因。
- 心理社会因素如压力大、焦虑抑郁情绪也与症状严重程度有关联。
病理机制
- 胃酸直接损害:主要由盐酸引起,它能迅速降低食道内环境pH值,激活疼痛感受器引发典型烧灼感,并且破坏上皮屏障,促进白细胞浸润形成急性炎症。
- 胆汁和胰酶作用:非酸性反流成分也能造成组织损伤,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存在酸敏感性的个体来说更为显著。
- 神经调节失衡: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可能导致LES过度松弛,同时降低食道感觉阈值,使患者更加敏感于轻微的物理化学刺激。
- 免疫介导过程:持续的反流事件可触发局部免疫应答,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修复过程同时也加剧了局部炎症反应。
请注意,上述信息基于当前可靠的医学文献和资料整理而成。对于具体个案诊断与治疗建议,请咨询专业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