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胃-食管反流病Unspecified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编码DA22.Z
关键词
索引词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未特指的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酸反流、酸反流病、GERD[胃食管反流病]、GORD[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贲门-食管松弛、贲门松弛、下食管括约肌松弛、Neuhauser-Berenberg综合征
缩写GERD
别名胃酸倒流、烧心病、胃内容物反流病
未特指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客观证据支持反流:
- 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糜烂(洛杉矶分级A-D级)或Barrett食管(需活检证实)。
- 24小时食管pH监测:酸暴露时间(AET)>6%(正常值<4.2%),或DeMeester评分≥14.72。
- 客观证据支持反流: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每周≥2次烧心 + 反酸症状(需排除心源性胸痛)。
- 症状与进食、体位改变(平卧/弯腰)明确相关。
- 经验性治疗有效:
- 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性治疗(标准剂量×2周)症状缓解≥50%。
- 典型症状组合: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满足以下任一项:
- 内镜明确食管黏膜糜烂或Barrett食管。
- pH监测AET>6%或DeMeester评分≥14.72。
- 临床诊断(无客观检查时):
- 典型症状 + PPI治疗有效 + 排除报警征象(吞咽困难/体重下降/贫血)。
- 确诊需满足以下任一项: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 初步评估(症状评估) │
└───────────────┘
↓
┌─────────────────┐
│ 内镜检查(排除糜烂性病变) │
└─────────────────┘
↓
├─阳性→确诊糜烂性食管炎(EE)
↓
└─阴性→24小时pH监测/阻抗-pH监测
↓
┌───────────────────┐
│ 食管测压(评估LES功能及蠕动) │
└───────────────────┘
↓
┌───────────────┐
│ 钡餐造影(筛查解剖异常) │
└───────────────┘ -
判断逻辑:
- 内镜检查:
- 黏膜完整(非糜烂性GERD):需结合pH监测。
- 发现糜烂(洛杉矶分级):直接确诊。
- pH监测:
- AET>6%:确诊病理性酸反流。
- AET 4.2%-6%:需结合症状相关性(SAP≥95%)。
- 食管测压:
- LES压力<6 mmHg提示抗反流屏障功能障碍。
- 无效食管蠕动(IEM)提示清除能力下降。
- 内镜检查: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内镜下表现:
- 洛杉矶分级:
- A级(黏膜破损≤5 mm):轻度炎症。
- D级(环周破损≥75%):需警惕狭窄风险。
- Barrett食管:
- 肠化生(活检确认):癌变风险0.1%-0.5%/年。
- 洛杉矶分级:
-
pH监测参数:
- 酸暴露时间(AET):
-
6%:特异性95%支持GERD诊断。
-
- DeMeester评分:
- ≥14.72:灵敏度96%,特异性96%。
- 酸暴露时间(AET):
-
食管测压:
- LES静息压:
- <6 mmHg:抗反流屏障失效(正常值10-35 mmHg)。
- 远端收缩积分(DCI):
- <450 mmHg·s·cm:提示食管蠕动障碍。
- LES静息压:
-
钡餐造影:
- 食管裂孔疝:
- 胃黏膜皱襞位于膈上>2 cm:需手术评估。
- 食管裂孔疝: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内镜或pH监测的客观证据,症状联合PPI试验仅适用于无并发症病例。
- 分层检查:内镜优先排除器质性病变,pH监测明确酸暴露程度,测压指导手术适应证。
- 关键阈值:AET>6%、DeMeester≥14.72、LES压<6 mmHg为诊断核心阈值。
参考文献:
- ACG《2022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与管理指南》
- AGA《GERD诊断技术立场声明》(2021)
- Lyon Consensus 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