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胃息肉Unspecified Gastric polyp

更新时间:2025-06-19 03:38:58
编码DA44.Z

关键词

索引词Gastric polyp、未特指的胃息肉、胃息肉、胃息肉病、息肉性胃炎、多发性胃息肉、非肿瘤性胃息肉
缩写Gastric-polyp
别名胃良性肿瘤、胃乳头状瘤、胃腺瘤、胃赘生物

未特指的胃息肉(DA44.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内镜检查联合组织病理学
      • 胃镜下发现黏膜隆起性病变(息肉),并通过活检或息肉切除获取组织标本。
      • 病理报告明确为"息肉"但未分类为特定类型(如腺瘤性、胃底腺息肉等)。
  2. 必须条件(确诊核心)

    • 内镜可视化:白光内镜显示胃黏膜单发或多发隆起性病变(山田分型Ⅰ-Ⅳ型)。
    • 组织学确认:病理报告排除恶性病变且未明确归类为特定病理亚型。
  3. 支持条件(辅助依据)

    • 临床表现
      • 存在上腹隐痛/饱胀感(发生率50%-70%)
      • 消化不良症状(发生率40%-60%)
    • 合并征象
      • 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与增生性息肉强相关)
      • 长期PPI用药史(胃底腺息肉风险因素)
    • 影像学支持
      • 上消化道钡餐显示充盈缺损(息肉>1cm时)
      • CT检查发现胃壁局灶性增厚(敏感性约60%)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与判断逻辑

检查层级结构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内镜检查] A --> C[幽门螺杆菌检测] B --> D[白光内镜观察] B --> E[染色/放大内镜] B --> F[内镜超声-EUS] D --> G[活检病理] F --> H[起源层次评估] C --> I[根除治疗决策]

判断逻辑

  1. 白光内镜

    • 山田Ⅰ型(广基):多为增生性息肉
    • 山田Ⅳ型(带蒂):腺瘤风险增加
    • 表面糜烂→需警惕出血风险
  2. EUS(内镜超声)

    • 黏膜层起源→适合内镜下切除
    • 黏膜下层浸润→需外科会诊
  3. 幽门螺杆菌检测

    • 阳性+增生性息肉→根除治疗可促息肉消退
    • 阴性+胃底腺息肉→评估PPI使用史
  4. 影像学检查

    • 钡餐充盈缺损>2cm→提示梗阻风险
    • CT壁厚>5mm→需排除浸润性癌

三、实验室检查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血红蛋白 ♂130-175 g/L ↓提示缺铁性贫血(息肉慢性失血),需内镜干预
♀120-150 g/L
血清铁蛋白 15-150 μg/L ↓<15μg/L支持慢性失血,需补充铁剂并切除息肉
便隐血试验 阴性 阳性提示活动性出血,需紧急内镜评估
幽门螺杆菌抗体 阴性(<1.0) 阳性需根除治疗,尤其伴增生性息肉者
CEA肿瘤标志物 <5 ng/mL ↑需警惕息肉恶变,但特异性低(仅用于监测高危病例)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内镜可视化+未分类的病理报告
  • 检查策略:首选白光内镜+靶向活检,EUS评估较大息肉(>1cm)
  • 实验室重点:监测贫血指标(Hb/铁蛋白)和幽门螺杆菌状态
  • 治疗导向
    • 无症状小息肉(<0.5cm)→观察随访
    • 伴H.pylori的增生性息肉→根除治疗
    • >1cm未分类息肉→内镜下切除

参考文献

  • WHO ICD-11: DA44.Z - Unspecified gastric polyp
  • ASGE Guideline (2023): Management of Gastric Polyps
  • Gut. 2024: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ic Polyp Regression
  • Am J Gastroenterol. 2025: Surveillance Strategy for Unclassified Gastric Poly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