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十二指肠息肉Unspecified Duodenal polyp

更新时间:2025-06-19 02:31:16
编码DA53.Z

关键词

索引词Duodenal polyp、未特指的十二指肠息肉、十二指肠息肉
别名十二指肠息肉症、十二指肠腺瘤、十二指肠多发性息肉

未特指的十二指肠息肉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内镜活检病理检查
      • 内镜下获取息肉组织标本,经病理学检查确认黏膜局限性隆起病变
      • 病理报告需明确排除特定分型(腺瘤性、炎性、错构瘤性等)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内镜可视化证据
      • 胃十二指肠镜直接观察到十二指肠黏膜隆起性病变(直径≥0.5cm)
      • 病变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尤其壶腹周围区域)
    • 排除特定分型
      • 病理报告注明"未特指息肉"或"非特异性增生"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支持
      • 持续性上腹钝痛(餐后加重)伴早饱感/恶心
      • 黑便史或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 无体重显著下降(<5%体重变化)
    • 影像学支持
      • 超声内镜(EUS)显示病变局限于黏膜层
      • CT/钡餐造影提示十二指肠降部充盈缺损
    • 危险因素
      • 慢性十二指肠炎/乳糜泻病史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家族史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内镜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实验室检查] B --> B1[胃十二指肠镜] B --> B2[活检病理] C --> C1[超声内镜-EUS] C --> C2[增强CT] C --> C3[上消化道钡餐] D --> D1[血常规] D --> D2[粪便隐血] D --> D3[血清铁代谢]

判断逻辑

  1. 胃十二指肠镜
    • 首要检查:直接观察息肉形态(球形/广基)、大小、表面血管
    • 阳性标准:降部黏膜隆起病变伴活检取样
  2. 超声内镜(EUS)
    • 分层定位:明确病变局限于黏膜层(支持未特指息肉)
    • 鉴别意义:黏膜下层侵犯提示其他分型(如间质瘤)
  3. 增强CT
    • 价值:评估>1cm息肉的肠壁浸润深度
    • 局限性:对<1cm扁平息肉敏感度仅50%
  4. 钡餐造影
    • 适用场景:内镜禁忌患者
    • 阳性指征:降部固定性充盈缺损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血红蛋白↓(男<130g/L,女<120g/L):
      • 意义:提示慢性失血性贫血,需评估息肉出血风险
      • 处理:补充铁剂+监测出血量
    • 白细胞正常:排除感染性病因
  2. 粪便隐血试验

    • 阳性
      • 意义:提示息肉表面糜烂/微出血
      • 处理:需内镜复查评估出血点
  3. 血清铁代谢

    • 血清铁↓+铁蛋白↓
      • 意义:符合慢性失血导致的缺铁状态
      • 处理:铁剂治疗并排查其他出血源
  4. 幽门螺杆菌检测

    • 阳性(约20-30%)
      • 意义:可能为伴随现象,非直接病因
      • 处理:根除治疗对息肉消退无明确获益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确诊路径:内镜观察+病理活检是唯一确诊手段
  2. 鉴别重点
    • EUS排除黏膜下肿瘤(如间质瘤)
    • 病理排除腺瘤性/炎性等特指类型
  3. 随访指标
    • 无症状小息肉(<1cm):3年复查内镜
    • 伴出血/梗阻:1年内复查

参考文献

  • 《中国消化道息肉管理指南(2023)》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ACG指南:Small Bowel Polyps Diagnosis & Management(2024)
  • 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第5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