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非特异性小肠溃疡Primary nonspecific ulceration of small intestine
编码DA94.00
关键词
索引词Primary nonspecific ulceration of small intestine、原发性非特异性小肠溃疡、单纯性小肠溃疡 [possible translation]、单纯性小肠溃疡
同义词Simple ulcer of small intestine
别名非特异性小肠溃疡、原发性单纯性小肠溃疡、小肠非特异性溃疡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回肠--空肠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病程分级
ME24.91慢性ME24.91急性原发性非特异性小肠溃疡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原发性非特异性小肠溃疡,亦称单纯性小肠溃疡或非特异性小肠溃疡(Simple ulcer of small intestine, Primary nonspecific ulceration of small intestine),是一种罕见的小肠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在十二指肠以外的小肠部位(如空肠和回肠)出现单一或多个原因不明的溃疡。这些溃疡通常发生在无明显炎症性肠病或其他特异性病理过程的背景下。
病因学特征
-
潜在致病因素:
- 局部缺血机制:肠壁局部缺血被认为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血管性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此类溃疡,因为这些情况可能导致肠道供血不足。
-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噻嗪类利尿剂以及氯化钾补充剂等,可能增加患此病的风险。
- 感染与创伤:虽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但有研究表明,某些感染或创伤事件可能触发小肠溃疡的发生。
- 年龄相关因素:此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这提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对损伤的修复能力下降可能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 遗传易感性:尽管直接证据有限,但一些基因变异被认为可能提高个体患病风险。
-
病理生理背景:
- 黏膜屏障破坏: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小肠黏膜防御机制受损,导致黏膜屏障功能减弱,从而易于形成溃疡。
- 免疫反应异常:可能存在一种未明的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系统失调状态,使得身体对正常组织产生异常反应,进一步促进溃疡形成。
病理机制
-
组织学改变:
- 溃疡边缘常见炎性细胞浸润,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及肉芽组织增生;溃疡底部则由坏死物质覆盖,并可见新生血管形成。
- 长期存在时,可观察到溃疡周围腺体萎缩及平滑肌层增厚现象。
-
出血与穿孔风险:
- 由于溃疡侵蚀血管,部分患者可能会经历急性出血症状。
- 在严重情况下,持续进展的溃疡甚至可能穿透肠壁造成穿孔,引发腹膜炎等并发症。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柏油样便)或呕血。
- 腹痛:常位于脐周或右下腹部,性质可为钝痛、绞痛。
- 体重减轻:因吸收不良及食欲减退所致。
- 其他非特异性症状: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等。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