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
编码DA43.3
关键词
索引词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门脉高压性胃病
缩写PHG
别名肝硬化相关性胃病、门脉高压引起的胃粘膜病变、门静脉高压症胃部并发症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
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
消化系统瘘ME24.A6
大便潜血阳性ME24.6
消化系统扩张ME24.A
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
消化系统溃疡ME24.0
消化系统脓肿ME24.8
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
消化系统穿孔ME24.3Y
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
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
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
呕血ME24.35
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
消化系统狭窄ME24.9
胃肠出血ME24.9Z
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
小肠穿孔ME24.A4
黑便ME24.A3
便血ME24.31
大肠穿孔ME24.90
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
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
消化系统嵌顿ME24.A2
食管出血ME24.2
消化系统梗阻ME24.91
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 PHG)是指在门静脉压力升高情况下,导致胃黏膜发生的特异性病变。该病是肝硬化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特征为胃黏膜血管异常扩张、充血以及出血倾向。由于胃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造成胃黏膜微循环障碍,进而引发胃黏膜炎症及结构改变。
病因学特征
-
门静脉高压机制:
- 门静脉系统内压力增高,最常见原因为肝硬化(特别是失代偿期),其他如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布-加综合征等也可引起。随着门静脉压力持续上升,侧支循环形成,包括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同时影响到胃壁内的微血管网络。
-
局部因素与全身状态:
- 局部因素:慢性酒精摄入、非甾体抗炎药使用史、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可加重胃黏膜损伤程度。
- 全身状态: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等均可促进PHG的发展。
病理机制
-
血流动力学变化:
- 高门静脉压使得胃粘膜下血管被动扩张,从而增加其脆弱性和易破裂性。这种状态下,即使轻微的刺激也可能诱发出血事件。
-
黏膜屏障破坏:
- 持续高压力环境损害了胃黏膜屏障功能,降低了上皮细胞修复能力,并促进了炎症介质释放,进一步加剧组织损伤过程。
-
缺氧与营养不良:
- 微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灌注不足,引发细胞缺氧和代谢产物积累,长期以往将促进纤维化进展并恶化病情。
- 微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灌注不足,引发细胞缺氧和代谢产物积累,长期以往将促进纤维化进展并恶化病情。
临床表现
-
消化道症状:
- 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是较为典型的早期症状;部分病人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贫血而无明显自觉症状。
-
出血征象:
- 少量至中等量呕血或黑便是最常见的急性表现形式;严重时可能发生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此外,反复发作的小量隐匿性失血亦不容忽视。
请注意,上述内容基于现有可靠资料整理而成,旨在提供关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专业知识概述,而不涉及具体治疗方法或预后评估。对于更详细的个体化诊疗建议,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