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大肠血管疾患Other specified Certain vascular disorders of large intestine
编码DB34.Y
关键词
索引词Certain vascular disorders of large intestine、其他特指的大肠血管疾患、静脉硬化性结肠炎
别名特指大肠血管疾患、特殊大肠血管病、特定结肠血管问题、其他指定的大肠血管病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肛门--泄殖腔源性区--降结肠和结肠右曲--降结肠和结肠脾曲--升结肠--结肠脾曲--横结肠--盲肠--结肠肝曲--降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直肠--乙状结肠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其他特指的大肠血管疾患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其他特指的大肠血管疾患是指除了常见的大肠血管疾病(如结肠血管发育不良等)以外,具有特定病理特征或病因的大肠血管异常。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静脉硬化性结肠炎、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引起的结直肠静脉曲张等。这类疾病通常涉及大肠(结肠和直肠)的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及出血倾向。
病因学特征
-
静脉硬化性结肠炎:
- 静脉硬化性结肠炎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性疾病,其特点是结肠黏膜下层静脉壁增厚和纤维化,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发病机制与慢性静脉高压、局部缺氧及继发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
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引起的结直肠静脉曲张:
- 门脉高压症在排除肝硬化后称为特发性门脉高压,可导致结直肠静脉系统压力异常升高,形成曲张静脉。这类病变具有较高的自发性出血风险,特别是在无明确肝病基础的患者中需重点鉴别。
-
其他血管异常:
- 包括获得性血管扩张、放射性血管病变等。这些病变多与局部损伤相关,如放射治疗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或慢性炎症导致的血管重构。
病理机制
-
出血倾向:
- 静脉高压引起的血管张力异常和黏膜缺血是主要出血机制。在门脉高压相关病变中,曲张静脉表面黏膜的机械性损伤易诱发破裂出血。
-
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
- 静脉回流受阻导致毛细血管床压力升高,引发组织水肿和氧弥散障碍。慢性缺氧状态可刺激血管新生,形成脆弱的异常血管网。
-
组织损伤机制:
- 持续的静脉高压可诱发肠壁胶原沉积和黏膜屏障破坏,促进炎症介质释放,形成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恶性循环。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消化道出血:特征性表现为无痛性便血(鲜红色或暗红色),少数可见柏油样黑便及粪便隐血阳性。
- 慢性贫血:隐匿性失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常见,可伴乏力、心悸等代偿症状。
- 腹部不适:缺血性肠病可表现为进食后加重的钝痛,放射性血管病变多伴有定位明确的压痛。
- 肠功能障碍:部分病例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等动力异常表现。
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 肠血管疾患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 其他大肠疾病.doc
- 大肠血管性病变
- 大血管疾病
- 大肠疾病临床病理学
请注意,这里提供的信息基于现有公开资料整理而成,并力求准确无误地反映当前医学理解。对于具体病例诊断与治疗,请咨询专业医疗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