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食管溃疡Other specified Oesophageal ulcer
编码DA25.Y
关键词
索引词Oesophageal ulcer、其他特指的食管溃疡、继发性食管溃疡、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食管溃疡、其他或未特指的食管溃疡、急性胃食管溃疡、急性消化性胃食管溃疡、急性食管胃溃疡、急性胃食管连接处溃疡、急性侵蚀性胃食管溃疡、急性出血性胃食管溃疡、急性穿孔性胃食管溃疡
缩写DA25Y、食管溃疡
别名Esophageal-Ulcer-Specified-Other、食管溃疡-其他特指
其他特指的食管溃疡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内镜直视下溃疡病灶:
- 食管黏膜局灶性缺损,直径≥5mm,基底可见坏死组织或肉芽组织形成。
- 需排除恶性溃疡(如边缘不规则、火山口样隆起等特征)。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活检标本显示黏膜层至肌层缺损,伴急性或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 特殊染色(如PAS染色)发现真菌菌丝(念珠菌性溃疡)或免疫组化检测病毒包涵体(CMV/HSV)。
- 内镜直视下溃疡病灶: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症状:
- 持续性胸骨后疼痛(≥2周)且抗酸治疗部分缓解。
- 吞咽痛与进食相关性(进食后疼痛加重,空腹缓解)。
- 高危因素:
- 长期使用NSAIDs/双膦酸盐(≥3个月)。
- 免疫抑制状态(HIV感染CD4<200/μL、器官移植术后)。
- 实验室证据:
- 血清CMV pp65抗原阳性或HSV IgM阳性(感染性溃疡)。
- 24小时食管pH监测DeMeester评分>14.72(反流相关性溃疡)。
- 典型症状: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病理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
- 内镜典型溃疡表现(排除恶性肿瘤)。
- 存在≥2项支持条件(症状+高危因素或实验室证据)。
- 治疗随访显示溃疡愈合(PPI治疗4周后复查内镜)。
二、辅助检查
-
诊断路径树:
┌───────────────────────────────┐
│ 疑似食管溃疡患者 │
└────────────────┬────────────┘
↓
┌───────────────────────────────┐
│ 一级检查:急诊内镜检查(呕血/黑便患者) │
│ 常规检查:择期内镜+活检(非急诊患者) │
└────────────────┬────────────┘
↓
┌───────────────┬───────────────┐
↓ ↓ ↓
├─感染指标检测 ├─胃酸反流评估 ├─药物暴露史调查
│(CMV/HSV血清学) │(24h pH监测) │(NSAIDs使用记录)
↓ ↓ ↓
┌───────────────┐ ┌───────────────┐ ┌───────────────┐
│ 免疫抑制患者 │ │ GERD相关证据 │ │ 药物性损伤证据 │
└─────────────────┘ └─────────────────┘ └─────────────────┘ -
判断逻辑:
- 内镜检查:
- 溃疡部位提示病因:近端食管溃疡多见于药物性损伤,远端溃疡多与胃酸反流相关。
- 多发浅表溃疡伴白色伪膜→真菌感染可能,需行刷检培养。
- 钡餐造影:
- 龛影深度>3mm且周围黏膜纠集→提示良性溃疡,但需与早期食管癌鉴别。
- CT检查:
- 食管壁分层强化伴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提示透壁性炎症,警惕穿孔风险。
- 内镜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液检查:
- 血红蛋白<110g/L:
- 急性出血时24小时内可能不下降,需动态监测。
- 慢性贫血(MCV<80fL)提示铁缺乏,需排查长期隐性出血。
- CRP>10mg/L:
- 感染性溃疡CRP升高更显著(常>50mg/L),反流性溃疡通常<20mg/L。
- 血红蛋白<110g/L:
-
病原学检测:
- CMV pp65抗原阳性:
- 需结合CD4计数(HIV患者CD4<50/μL时感染风险激增)。
- 定量PCR载量>500 copies/mL具有治疗指征。
- HSV IgM阳性:
- 急性感染期指标,但需排除口唇疱疹污染可能。
- CMV pp65抗原阳性:
-
胃酸分析:
- DeMeester评分>14.72:
- 提示病理性反流,指导PPI强化治疗(如艾司奥美拉唑40mg bid)。
- 胆红素监测阳性:
- 提示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需联合促动力药物治疗。
- DeMeester评分>14.72:
-
药物浓度检测:
- 食管黏膜NSAIDs浓度:
- 局部浓度>血浆浓度5倍提示药物直接损伤,需调整给药方式(如改静脉制剂)。
- 食管黏膜NSAIDs浓度: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内镜活检是确诊基石,需明确溃疡深度及伴随炎症特征。
- 鉴别重点:恶性溃疡(活检至少取6块组织)、感染性溃疡(免疫状态评估)。
- 治疗监测:PPI治疗4周后内镜复查愈合情况,未愈合需重新评估病因。
参考文献:
- ACG《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与管理指南》(2022)
- IDSA《免疫缺陷患者机会性感染诊疗指南》(2023)
-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食管溃疡诊断共识》(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