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炎性息肉Inflammatory anal polyp
编码DB71.0
关键词
索引词Inflammatory anal polyp、肛门炎性息肉
缩写炎性肛门息肉、肛门炎症性息肉
别名肛门炎性赘生物、肛门慢性炎症息肉、肛门黏膜炎性息肉、肛门口炎性息肉、肛管炎性息肉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肛门--泄殖腔源性区--肛管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肛门炎性息肉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肛门炎性息肉是一种从肛管或肛门黏膜上突出的异常增生性病变。这种病变是肛门慢性炎症反应的继发性改变,表现为局部组织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结构。其常位于肛管内或肛缘区域,可能伴随出血、疼痛及异物感等症状。
病因学特征
-
炎症刺激:
- 慢性炎症是核心致病因素。肛裂、肛瘘、克罗恩病等引起的持续性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反复损伤与修复,最终引发异常增生。
-
感染因素:
- 细菌感染(如肛周脓肿继发感染)可能加重局部炎症。需注意,病毒(如HPV)感染更常见于其他肛门病变(如尖锐湿疣),与炎性息肉的直接关联尚未明确。
-
遗传因素:
- 遗传易感性可能影响部分患者,但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主要累及结直肠,肛门炎性息肉在此类疾病中较为罕见。
-
生活习惯:
- 长期低纤维饮食、久坐及排便习惯不良可导致便秘或腹泻,增加肛管压力,加剧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
-
其他因素:
- 年龄增长导致黏膜修复能力下降,可能促进息肉形成。
- 长期使用刺激性药物(如局部糖皮质激素)可能加重黏膜损伤,但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关联性需更多证据支持。
病理机制
-
黏膜增生与炎症反应:
- 慢性炎症刺激下,黏膜上皮和间质细胞异常增殖,伴炎性细胞浸润(如淋巴细胞、浆细胞),形成以纤维血管为核心的结构。
-
血管改变:
- 息肉内部血管扩张且结构紊乱,轻微摩擦(如排便)即可引发表面糜烂及出血。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出血:便后少量鲜红色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手纸,偶见滴血,罕见喷射状出血。
- 疼痛:排便时肛门灼痛或胀痛,尤见于合并肛裂或感染时。
- 异物感:较大息肉可能导致肛门坠胀或肿物脱出感。
- 分泌物:继发感染时可出现黏液或脓性分泌物,伴局部瘙痒。
参考文献:
- 《消化系统疾病病理学》(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
- 《结直肠肛门病学》,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20
- Gupta PJ. Inflammatory polyps of the anal canal: A review. Gastroenterol Rep.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