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胃炎Alcoholic gastritis
编码DA42.80
关键词
索引词Alcoholic gastritis、酒精性胃炎、ETOH胃炎
同义词alcohol gastritis、ETOH gastritis
别名乙醇性胃炎、酒精致胃炎、酒精诱发的胃炎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持续性炎症所致慢性内脏痛关联情况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通过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0通过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1通过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4通过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3通过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故意自害PD02通过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5通过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H54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H55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PH51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PH50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PH52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PH56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H53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 意外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B34意外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B31意外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PB32意外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PB35意外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PB30意外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PB33意外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PB36意外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病程分级
PB36慢性PB36急性酒精性胃炎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酒精性胃炎是一种由于过量饮酒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性病变,其特征为乙醇对胃黏膜屏障的直接损伤及继发性炎症反应。典型病理改变包括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多发生于短期大量饮酒或长期酗酒者。其发病机制涉及乙醇的细胞毒性作用、胃酸分泌调节失衡以及黏膜屏障功能破坏。
病因学特征
-
直接毒性作用:
- 乙醇可直接破坏胃黏膜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同时,乙醇通过刺激胃泌素释放间接促进胃酸分泌,加剧胃内低pH环境对黏膜的腐蚀作用(注:高浓度乙醇可能短暂抑制胃酸分泌,但慢性摄入仍以胃酸分泌亢进为主)。
-
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
- 乙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和活性氧簇(ROS)诱发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细胞膜稳定性下降。此时NF-κB等转录因子被激活,促进TNF-α、IL-8等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形成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急性炎症反应。
-
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
- 乙醇可溶解胃黏液层中的脂质成分,降低黏液凝胶层黏滞度,同时抑制前列腺素E2(PGE2)合成,导致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功能失代偿,使黏膜易受胃蛋白酶及氢离子反弥散损伤。
-
协同致病因素: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可加重乙醇诱导的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细菌尿素酶产生的氨增强黏膜通透性有关。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与乙醇产生协同黏膜损伤效应。
病理机制
-
急性黏膜损伤:
- 内镜下可见胃体及胃窦部黏膜弥漫性红斑、出血灶,显微镜下表现为表层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固有层血管扩张伴血浆外渗,腺体结构尚存但分泌功能受抑。
-
炎症反应特征:
- 急性期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聚集于黏膜固有层及腺体周围,伴间质水肿;慢性反复损伤者可出现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提示病变向慢性胃炎转化。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多在饮酒后6-12小时内突发上腹烧灼样疼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可含新鲜血液或咖啡渣样物)。严重者出现黑便(melena)或便潜血阳性,提示消化道出血。
- 腹部触诊剑突下压痛显著,但无反跳痛或肌紧张,可与急腹症相鉴别。
-
实验室特征:
- 急性出血期可见血红蛋白下降,尿素氮/肌酐比值升高(肠道血液分解吸收所致);胃镜检查为确诊金标准,需在出血停止后24-48小时内进行。
以上信息基于当前可用的医学文献资料整理而成,旨在提供关于酒精性胃炎较为全面的临床与医学背景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