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耳廓轻度异常Other specified Minor anomalies of pinnae

更新时间:2025-06-18 12:25:46
编码LA21.Y

关键词

索引词Minor anomalies of pinnae、其他特指的耳廓轻度异常、副耳畸形、短耳、隐耳、杯状耳畸形、耳垂缺损、耳垂皱褶、耳垂上提、先天性耳垂缺失、赘生耳垂、耳赘、耳凹、皱扭耳、耳廓瘘或耳廓囊肿、耳前赘、耳前凹、先天性耳瘘
缩写其他特指耳廓轻度异常、耳廓轻度异常
别名Other-Specified-Minor-Abnormalities-of-Pinna、Accessory-Auricle、Short-Ear、Cryptotia、Cup-Ear-Deformity、Lobular-Defect、Lobular-Fold、Lobular-Elevation、Congenital-Lobule-Absence、Accessory-Lobe、Preauricular-Tag、Preauricular-Pit、Congenital-Preauricular-Fistula

其他特指的耳廓轻度异常(LA21.Y)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无功能性症状
    • 患者通常无听力障碍、疼痛或感染症状(100%)。

非典型症状

  1. 心理困扰
    • 因外观异常可能产生自卑或社交焦虑(发生率:文献未提供具体数据,需临床评估)。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形态学异常(发生率依据类型差异):
    • 副耳畸形(耳前赘生物):皮肤或软骨性小突起(常见,占新生儿耳廓异常的5%-10%)。
    • 隐耳(耳廓上部软骨埋入头皮):耳廓上部位置异常(国内报道发生率约1.2‰)。
    • 杯状耳畸形(耳轮卷曲呈杯状):耳轮过度卷曲(文献报道占先天性耳畸形的5%-8%)。
    • 耳垂缺损/皱褶:耳垂部分缺失或异常沟纹(发生率约0.5%-1.5%)。
    • 耳前瘘/囊肿:皮肤凹陷或囊性包块(东亚人群发生率高达4%-10%)。

非典型体征

  1. 双侧不对称
    • 双侧耳廓形态或位置明显差异(约30%-40%患者)。

影像学与实验室特征

  1. 无特异性检查
    • 常规无需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形态异常通过视诊即可诊断)。
  2. 特殊评估需求
    • 高频超声可辅助评估软骨结构异常(仅用于合并其他畸形时)。

数据支持说明

  • 新生儿耳廓形态异常总体发生率约40%(丁香园、澎拜等报道),但LA21.Y类目特指轻度亚型,文献未提供各亚型具体占比。
  • 杯状耳、隐耳等发生率数据引自《中华耳科学杂志》及《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研究。
  • 耳前瘘发生率参考东亚人群流行病学研究(PMID: 25673201)。

注:所有异常均需排除合并综合征(如Goldenhar综合征),建议对孤立性耳廓异常患者进行遗传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