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以累及结缔组织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Other specified Syndromes with connective tissue involvement as a major feature
编码LD28.Y
关键词
索引词Syndromes with connective tissue involvement as a major feature、其他特指的以累及结缔组织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动脉扭曲综合征、动脉迂曲综合征、盲-脊柱侧凸-蜘蛛指、盲-脊柱侧凸-蜘蛛样指畸形、家族性关节松弛、家族性关节不稳综合征、弹力过度性皮肤伴皮肤和关节松弛的皮肤毛细管破裂、Ehlers-Danlos综合征,11型、Grange综合征
缩写Other-Specified-Syndromes-with-Connective-Tissue-Involvement-as-a-Major-Feature
其他特指的以累及结缔组织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LD28.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遗传学检测阳性:
- 检出与结缔组织发育相关的致病性基因突变(如COL5A1、COL3A1、FLNA等),符合特定综合征的遗传模式。
- 核心临床表现:
- 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关节过度活动:Beighton评分≥4分(儿童≥5分)。
- 皮肤异常:皮肤弹性过度(捏起后拉伸长度≥3cm)或皮肤脆弱(轻微外伤后撕裂)。
- 遗传学检测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与遗传学依据):
- 心血管系统异常:
- 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根部扩张(Z值≥2)或二尖瓣脱垂。
- 骨骼系统异常:
- X线/MRI证实脊柱侧弯(Cobb角≥10°)或胸廓畸形(漏斗胸/鸡胸)。
- 家族史:
- 一级亲属中存在相似临床表现或已确诊的结缔组织病。
- 心血管系统异常: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遗传学检测阳性+至少一项核心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 若无遗传学证据,需同时满足:
- 两项核心临床表现。
- 至少两项支持条件(心血管+骨骼/家族史+眼部异常)。
二、辅助检查
-
临床评估树:
┌───────────────┐
│ 初步评估(病史+体检) │
└───────────────┘
↓
┌─────────────────────┐
│ Beighton评分+皮肤弹性测试 │
└─────────────────────┘
↓
┌─────────────────────┐
│ 基因检测(目标基因Panel) │
└─────────────────────┘
↓
┌───────────────┐
│ 系统评估(心血管/骨骼/眼部) │
└───────────────┘ -
判断逻辑:
- 基因检测:
- 阳性结果可明确分型(如Ehlers-Danlos综合征、Grange综合征)。
- 阴性结果需结合临床特征排除非遗传性结缔组织病。
- 超声心动图:
- 主动脉根部内径≥正常值上限(按年龄/体表面积校正)提示血管型病变。
- 眼科检查:
- 蓝巩膜或视网膜脱离倾向提示胶原合成障碍。
- 基因检测: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基因检测:
- COL5A1/COL5A2突变:提示经典型Ehlers-Danlos综合征(皮肤脆弱为主)。
- COL3A1突变:提示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主动脉破裂高危)。
-
影像学参考值:
- 主动脉根部Z值:
- ≥2:异常扩张(需每6-12个月随访)。
- 脊柱侧弯Cobb角:
- 10°-25°:轻度(每年随访)。
-
25°:需骨科干预。
- 主动脉根部Z值:
-
血液检查:
- CRP/ESR轻度升高(CRP>10 mg/L,ESR>20 mm/h):提示继发炎症反应(如关节脱位后滑膜炎)。
- 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见于部分血管型病例(出血风险增加)。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基因检测联合典型临床表现(关节/皮肤异常)。
- 辅助检查需系统评估心血管、骨骼及眼部并发症。
- 实验室异常需结合临床表现解读,重点监测主动脉扩张及出血倾向。
参考文献:
- 国际Ehlers-Danlos综合征诊断标准(2017版)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结缔组织病诊疗共识(2023)
- ICD-11发育异常章节编码指南(WHO,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