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畸形Misshapen ear
编码LA21.3
关键词
索引词Misshapen ear、耳廓畸形
缩写外耳畸形
别名耳廓异常、耳廓发育不良、耳朵畸形、外耳异常、外耳发育不良
(LA21.3)耳廓畸形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
形态异常:
- 耳廓结构缺损(如小耳症、耳轮缺失):先天性结构畸形中发生率约1/20000(文献报道),多伴外耳道闭锁。
- 耳廓形态扭曲(如招风耳、杯状耳、隐耳):形态畸形发生率高达43.46%-55.2%,其中招风耳占比约30%-40%(国内流行病学数据)。
-
听力下降:
- 结构畸形(如小耳症)常伴随传导性听力损失,发生率约70%-80%(与外耳道闭锁相关)。
- 形态畸形(如隐耳)通常不影响听力,但重度杯状耳可能因耳甲异常导致声波收集障碍(<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
典型体征:
- 耳廓软骨发育异常:
- 耳轮扁平或消失(杯状耳)、对耳轮角度异常增大(招风耳)、耳甲腔凸起(Conchal Crus耳)等,形态畸形中发生率约80%-90%。
- 皮肤与软骨量异常:
- 耳廓过小(小耳症)、耳垂缺失或分裂(结构畸形),发生率约1/6000-1/10000(全球数据)。
- 耳廓软骨发育异常:
-
伴随体征:
- 外耳道闭锁:见于重度结构畸形(小耳症),发生率约50%-70%。
- 颅面畸形:如合并半侧颜面短小综合征(Goldenhar综合征),发生率约5%-1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听力评估:
- 结构畸形患者中,传导性听力损失在纯音测听中表现为骨导正常、气导阈值升高(发生率70%-80%)。
-
影像学检查:
- 高分辨率CT:
- 显示外耳道闭锁、中耳发育不良(锤骨/砧骨畸形),结构畸形中异常率约60%-80%。
- 三维重建:
- 精确评估耳廓软骨缺损范围,用于手术规划(如肋软骨移植术)。
- 高分辨率CT:
出现几率总结
特征 | 发生率 | 文献支持 |
---|---|---|
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 | 43.46%-55.2% |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 |
小耳症(结构畸形) | 1/20000(单侧多见) | 全球发病率数据(WHO统计) |
外耳道闭锁 | 50%-70%(伴小耳症) | 临床研究(耳科学报, 2020) |
招风耳 | 30%-40%(形态畸形中) | 新生儿筛查数据(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2) |
耳模矫正有效率(早期) | 95%(出生21天内干预) | 多中心研究(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2023) |
注:
- 形态畸形需在出生后21天内干预,错过黄金期则需5岁后手术矫正。
- 结构畸形需结合听力重建与耳廓再造术,手术时机通常为6-10岁。
- 数据来源: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WHO全球先天性畸形报告及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