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共同房室交接处伴房室间隔缺损Other specified Common atrioventricular junction with atrio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更新时间:2025-06-18 16:07:48
编码LA87.4Y

关键词

索引词Common atrioventricular junction with atrio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其他特指的共同房室交接处伴房室间隔缺损、房室间隔缺损伴平衡心室、房室通道平衡、共同心房与共同房室交界处、共同房室瓣返流、非典型共同房室瓣、共同房室瓣伴瓣膜与心室关系失衡、共同房室瓣与心室关系失衡、共同房室瓣伴瓣膜与右心室关系失衡、共同房室瓣伴瓣膜与左心室关系失衡、共同房室瓣的右室成分不典型、共同房室瓣Ebstein畸形(已弃用)、共同房室瓣的左室成分不典型、共同房室瓣的左室成分双孔、共同房室瓣的左室成分壁叶缺损、共同房室瓣的左室成分侧叶缺损
缩写AVSD、AV-Septal-Defect

房室间隔缺损伴房间交通和非限制性室间交通(LA87.43)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心脏超声心动图阳性
      • 明确显示原发孔房间隔缺损(位于冠状静脉窦前下方)。
      • 存在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室间隔流入道缺损,无跨隔压差)。
      • 共同房室瓣合并二尖瓣前叶和三尖瓣隔叶分裂("瓣膜漂浮征")。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新生儿期:呼吸急促、喂养困难、体重不增。
      • 婴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活动耐力下降。
      • 查体:胸骨左缘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肺动脉第二音亢进。
    • 影像学特征
      • X线显示"雪人形"心影(右心房、右心室显著扩大)。
      • 心电图显示右心室肥厚或右束支传导阻滞。
  3. 遗传学关联

    • 合并21-三体综合征(Down综合征)可显著增加诊断指向性(发生率高达40%)。

二、辅助检查

  1. 核心检查项目树

    ┌──────────────────────────────┐
    │ 心脏结构评估(解剖学层面) │
    └──────────────────────────────┘
    ├─ 超声心动图(首选)
    ├─ 心脏MRI(复杂病例)
    └─ 心导管检查(术前评估)
    ┌──────────────────────────────┐
    │ 血流动力学评估(功能层面) │
    └──────────────────────────────┘
    ├─ 多普勒超声(分流方向/速度)
    ├─ 血氧饱和度测定(右心系统)
    └─ 肺动脉压力测量
    ┌──────────────────────────────┐
    │ 合并症筛查(系统层面) │
    └──────────────────────────────┘
    ├─ 染色体核型分析(21-三体筛查)
    └─ 腹部超声(排除其他器官畸形)

  2. 判断逻辑

    • 超声心动图
      • 原发孔缺损需与继发孔缺损鉴别,关键区分点在于缺损位置是否累及房室瓣环。
      • 非限制性室缺的判定标准:缺损直径≥主动脉瓣环直径的75%。
    • 心脏MRI
      • 三维重建可量化房室瓣反流程度,精确测量心室容积指数(VVI),用于手术方案制定。
    • 心导管检查
      • 肺循环/体循环血流比(Qp/Qs)>1.5提示显著左向右分流,需尽早手术干预。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氧饱和度监测

    • 右心房血氧饱和度升高(>75%):提示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
    • 右心室血氧饱和度阶梯性升高:提示合并心室水平分流。
  2. BNP/NT-proBNP升高

    • 300 pg/mL(儿童)或>500 pg/mL(成人):提示心室容量超负荷,需警惕心力衰竭。

  3. 染色体检查

    • 21号染色体三体阳性:需加强呼吸道管理及发育评估。
  4.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升高(>0.5 mg/L):提示继发性高凝状态,需预防血栓形成。

四、总结

  • 诊断核心:超声心动图确认原发孔房缺+非限制性室缺+共同房室瓣结构异常。
  • 检查分层:从解剖评估到功能测定,需结合遗传学检查完善诊断。
  • 实验室价值:侧重评估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并发症风险,BNP水平是手术时机选择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 《ESC先天性心脏病管理指南》(2022)
  • 《超声心动图诊断房室间隔缺损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