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室上性心律失常Unspecified Supraventricular rhythm disturbance
编码BC8Z
关键词
索引词Supraventricular rhythm disturbance、未特指的室上性心律失常
缩写SVT、PSVT
别名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紊乱、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Paroxysmal-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
未特指的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证据:
- 明确记录到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心率>100次/分)或紊乱性节律(如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
- 排除房颤/房扑、窦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特指类型(依据《2020 ESC室上性心动过速管理指南》)。
-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突发突止的心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 伴随头晕或血压下降(收缩压下降≥20 mmHg)。
- 诱发因素:
- 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交感失衡)或电解质紊乱证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阈值标准:
- 必须满足心电图确诊标准。
- 若发作未捕捉到心电图,需同时满足:
- 典型症状(心悸+血流动力学改变)。
- 经食道调搏诱发特征性心动过速(《ACC/AHA/HRS心律失常诊断标准》)。
二、辅助检查
-
核心检查树:
┌───────────────────┐
│ 未特指室上性心律失常诊断 │
└─────────┬───────┘
↓
┌───────────────────────┐
│ 一级检查:基础评估 │
│ ✔ 12导联心电图 │
│ ✔ 动态心电图(24-72h) │
│ ✔ 血清电解质(K+、Mg2+) │
└────────────┬────────────┘
↓
┌───────────────────────┐
│ 二级检查:进阶评估 │
│ ✔ 超声心动图(排除结构病变)│
│ ✔ 甲状腺功能检测(TSH) │
└────────────┬────────────┘
↓
┌───────────────────────┐
│ 三级检查:侵入性评估 │
│ ✔ 心内电生理检查(EPS) │
│ ✔ 食道心房调搏 │
└───────────────────────┘ -
判断逻辑:
- 动态心电图:
- 捕捉发作期P波形态(房性起源:P波异于窦性;交界性:逆行P波或P波缺失)。
- 计算房室传导比例(1:1传导提示折返机制,多变比例提示自律性增高)。
- 食道调搏:
- 诱发窗口期出现突发心率加速(>150次/分)支持折返性机制。
- 终止方式(腺苷敏感性提示房室结依赖型)。
- 动态心电图: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电解质检测:
- 血钾<3.5 mmol/L:增加心肌细胞自律性,易诱发房性早搏。
- 血镁<0.7 mmol/L:影响钠钾泵功能,加重心律失常(需静脉补充)。
-
甲状腺功能:
- TSH<0.4 μIU/mL:提示甲亢可能,需排查甲状腺毒症导致房性心律失常。
-
心肌损伤标志物:
- hs-TnT升高:需警惕合并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互为因果)。
-
BNP/NT-proBNP:
- >400 pg/mL:提示心功能不全可能,需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于心电图特征,需严格排除特指类型(如房颤)。
- 检查分层优先无创手段,动态心电图监测需覆盖症状发作周期。
- 实验室异常重点关注电解质与甲状腺功能,指导病因治疗。
参考文献:
- 《2020 ESC室上性心动过速管理指南》
- 《ACC/AHA/HRS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
- 《Braunwald心脏病学(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