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自体旁路移植血管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Unspecified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of autologous bypass graft

更新时间:2025-06-18 19:33:57
编码BA52.1Z

关键词

索引词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of autologous bypass graft、未特指的自体旁路移植血管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自体旁路移植血管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自体旁路移植血管、自体旁路移植血管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伴显著缺血
缩写未特指自体旁路移植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未特指自体旁路移植血管冠状动脉硬化
别名自体旁路移植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自体旁路移植血管冠状动脉硬化、自体旁路移植血管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atherosclerosis-of-autologous-bypass-graft-without-significant-ischaemia、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of-autologous-bypass-graft

未特指的自体旁路移植血管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BA52.1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冠状动脉造影(CAG)或CT冠状动脉成像(CTA)显示自体旁路移植血管存在≥50%的管腔狭窄或闭塞,伴典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如钙化、脂质核心)。
    • 病理学证据(罕见):移植血管组织活检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膜增厚、脂质沉积、泡沫细胞聚集)。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症状匹配:劳力性胸痛、呼吸困难等心肌缺血症状复发,且与移植血管供血区域匹配。
    • 危险因素:合并≥2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
    • 功能学异常:心肌灌注显像(MPI)或负荷超声心动图显示与移植血管相关的可逆性心肌缺血。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仅符合“支持条件”,需排除其他原因(如移植血管痉挛、吻合口狭窄)。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 解剖评估
    │ ├─ 冠状动脉造影(CAG)
    │ └─ CT冠状动脉成像(CTA)
    ├─ 功能评估
    │ ├─ 心肌灌注显像(MPI)
    │ └─ 负荷超声心动图
    └─ 血流动力学评估
    └─ 血流储备分数(FFR)

  2. 判断逻辑

    • 冠状动脉造影(CAG)
      • 阳性:移植血管狭窄≥50%,伴斑块溃疡或血栓征象。
      • 阴性:狭窄<50%且无斑块不稳定特征。
    • 心肌灌注显像(MPI)
      • 可逆性缺损:提示移植血管供血区域心肌缺血。
      • 固定缺损:提示陈旧性心肌梗死,需结合临床判断。
    • 血流储备分数(FFR)
      • FFR≤0.80:提示移植血管狭窄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需干预。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1. 血脂谱

    • LDL-C≥2.6 mmol/L:提示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风险增加,需强化降脂治疗(目标值<1.8 mmol/L)。
    • HDL-C<1.0 mmol/L(男)/1.3 mmol/L(女):保护性脂蛋白不足,需生活方式干预。
  2. 炎症标志物

    • hs-CRP≥3 mg/L:提示全身炎症活跃,与斑块不稳定性相关。
  3. 心肌损伤标志物

    • 肌钙蛋白(cTn)升高:需警惕急性冠脉综合征,但需排除其他原因(如心肌炎)。
  4. 血糖代谢指标

    • HbA1c≥6.5%:提示糖尿病未控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影像学证实移植血管狭窄≥50%是确诊基石,需结合症状与危险因素综合判断。
  • 辅助检查策略:优先选择CAG/CTA明确解剖病变,MPI/FFR评估功能意义。
  • 实验室重点:关注LDL-C、hs-CRP及HbA1c,指导二级预防。

参考文献

  1. 《ACC/AHA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管理指南(2023)》
  2. 《ESC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2022)》
  3. 《NEJM冠状动脉移植血管病变病理机制研究(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