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Unspecified Chronic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更新时间:2025-06-18 18:45:47
编码BA5Z

关键词

索引词Chronic ischaemic heart disease、未特指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慢性)NOS、冠状动脉缺血、心脏粥样斑、冠状动脉损伤NOS、冠心病、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持续四周以上
缩写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慢性-缺血性-心脏病、CICD
别名慢性心脏缺血、长期心脏供血不足、老慢支

未特指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BA5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
      • 至少一支主要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狭窄≥50%。
      • 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显示钙化积分≥100 Agatston单位伴管腔狭窄≥50%。
    • 心肌缺血客观证据
      • 负荷试验(运动心电图、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显示可逆性心肌缺血。
      • 心脏磁共振(CMR)检测到心肌灌注缺损或延迟钆增强。
  2. 支持条件(临床与辅助依据)

    • 典型症状持续≥3个月
      • 劳力性胸痛/胸闷(加拿大心绞痛分级≥II级)
      • 静息时NT-proBNP≥300 pg/mL或BNP≥100 pg/mL
    • 心电图特征
      • 静息心电图出现≥2个相邻导联的ST段压低≥0.1mV或T波倒置≥0.2mV
      • 动态心电图监测到与症状相关的一过性ST段改变
  3. 排除标准

    • 不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肌钙蛋白未达急性升高阈值)
    • 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肌缺血(如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1(静息心电图) A --> B2(超声心动图) A --> B3(血液检测)

B1 --> C1{ST-T改变?} B2 --> C2{LVEF<50%?} B3 --> C3{BNP升高?}

C1 --阳性--> D1(动态心电图监测) C2 --阳性--> D2(心脏磁共振) C3 --阳性--> D3(冠脉CTA)

D1 --> E1(负荷试验) D2 --> E2(冠脉造影) D3 --> E2

E1 --阳性--> F[确诊UCIHD] E2 --阳性--> F

判断逻辑说明

  1. 静息心电图

    • 敏感性约50%,特异性80%。ST段水平压低≥0.1mV持续1分钟提示慢性缺血
    • 需排除电解质紊乱、左室肥厚等干扰因素
  2. 超声心动图

    • 室壁运动异常区域与冠状动脉供血区对应(如左前降支病变对应前间隔运动减弱)
    • 舒张功能参数(E/e'≥15)提示缺血性心肌僵硬度增加
  3. 冠脉CTA

    • 钙化积分>400提示高密度斑块,狭窄评估需结合管腔三维重建
    • 血流储备分数CT(FFRct)≤0.80提示功能学显著狭窄
  4. 心脏磁共振

    • 透壁延迟强化<50%提示冬眠心肌,≥50%提示瘢痕组织
    • 应力灌注缺损范围>10%左室心肌体积具有诊断价值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测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阈值及临床意义
高敏肌钙蛋白T <14 ng/L ≥14 ng/L提示心肌损伤,需排除急性事件
NT-proBNP <300 pg/mL ≥300 pg/mL提示心功能失代偿
脂蛋白(a) <30 mg/dL ≥50 mg/dL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加速风险
糖化血红蛋白 <6.0% ≥7.0%提示糖尿病相关微血管病变
超敏C反应蛋白 <2.0 mg/L ≥3.0 mg/L提示慢性炎症状态
同型半胱氨酸 <15 μmol/L ≥15 μmol/L增加内皮损伤风险

关键解读要点

  • BNP系列检测:每升高100 pg/mL,1年全因死亡率增加6%
  • 脂蛋白(a):每升高50 mg/dL,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22%
  • 动态监测原则:肌钙蛋白需连续监测(0h/3h)排除急性事件,BNP需在静息状态下采集

四、总结

  • 诊断核心需结合解剖学证据(冠脉狭窄)与功能学证据(缺血表现)
  • 检查选择策略:低危患者首选负荷试验,中高危直接行冠脉造影
  • 实验室指标需动态观察,特别注意BNP与肌钙蛋白的时相变化

参考文献

  • 2023 ESC慢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 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关于心肌缺血影像学评估的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