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非风湿性肺动脉瓣狭窄Other specified Pulmonary valve stenosis
编码BB90.Y
关键词
索引词Pulmonary valve stenosis、其他特指的非风湿性肺动脉瓣狭窄、获得性肺动脉闭锁、肺动脉瓣下闭锁
缩写PVS、PV-Stenosis
别名非风湿性肺动脉瓣狭窄症、非风湿性肺动脉口狭窄、非风湿性肺动脉瓣膜狭窄、非风湿性肺动脉瓣病变狭窄
其他特指的非风湿性肺动脉瓣狭窄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超声心动图:直接显示肺动脉瓣结构异常(瓣叶增厚、钙化、活动受限)及跨瓣压差≥40 mmHg。
-
必须条件:
- 影像学证据:超声心动图证实肺动脉瓣口面积减小(成人<1.5 cm²,儿童Z值<-2)。
- 血流动力学异常:右心室-肺动脉收缩期压差≥36 mmHg(轻度36-50,中度51-79,重度≥80)。
- 排除其他病因:排除先天性肺动脉瓣畸形(如Noonan综合征)及风湿性心脏病。
-
支持条件:
- 典型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敏感性70-90%)或晕厥(特异性>95%)。
- 特征性体征:
- 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喷射性杂音(3/6级以上)
- 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
- 心电图异常:右心室肥厚(RV1+SV5>1.05 mV)或右束支传导阻滞。
- 风险因素:
-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
- 胸部放疗史(>30 Gy)
- 结缔组织病(如Marfan综合征)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功能评估] A --> D[病因筛查] B --> B1[超声心动图] B --> B2[心脏MRI] B --> B3[CT血管造影] C --> C1[心电图] C --> C2[运动负荷试验] C --> C3[右心导管] D --> D1[自身抗体检测] D --> D2[炎症标志物] D --> D3[血培养]
判断逻辑:
-
超声心动图:
- 核心指标:瓣叶厚度>3 mm、瓣口流速>3 m/s、压力阶差计算
- 分级标准:
- 轻度:压差<50 mmHg
- 中度:50-79 mmHg
- 重度:≥80 mmHg
-
心脏MRI:
- 适用场景:超声图像不佳或评估右心室功能
- 关键参数:
- 右心室射血分数<45%提示心功能受损
- 瓣环直径>25 mm提示继发性关闭不全风险
-
右心导管:
- 指征:超声与临床表现不符或术前评估
- 诊断阈值:右心室收缩压>60 mmHg
-
病因筛查:
- CRP>10 mg/L + 抗核抗体阳性 → 提示自身免疫性病因
- 血培养阳性 + 发热 → 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范围 | 异常意义 |
---|---|---|
NT-proBNP | <125 pg/mL | >300 pg/mL提示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与狭窄程度正相关 |
CRP | <5 mg/L | >10 mg/L提示活动性炎症(感染/自身免疫),需排查心内膜炎 |
类风湿因子 | <14 IU/mL | 阳性提示结缔组织病累及瓣膜 |
血沉(ESR) | 男<15 mm/h 女<20 mm/h |
>40 mm/h提示系统性炎症反应 |
抗核抗体 | 阴性 | 阳性需排查狼疮等自身免疫病 |
肌钙蛋白I | <0.04 ng/mL | 升高提示心肌损伤(重度狭窄导致右心室缺血) |
四、总结
- 确诊核心:超声心动图显示瓣膜结构异常+血流动力学证据(压差≥36 mmHg)
- 病因鉴别:需结合血清学(自身抗体)和微生物学(血培养)检查
- 严重度评估:
- 轻度:定期随访(每年超声)
- 中重度:NT-proBNP监测+干预评估
- 干预指征:
- 无症状重度狭窄(压差≥80 mmHg)
- 有症状的中度狭窄(压差≥50 mmHg+呼吸困难/晕厥)
参考文献:
- 2020 ESC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
- AHA/ACC瓣膜性心脏病诊断治疗指南(2021)
- 《Braunwald心脏病学》(第11版)肺动脉瓣疾病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