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肺源性心脏病或肺循环疾病Other specified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or diseases of pulmonary circulation
编码BB0Y
关键词
索引词Pulmonary heart disease or diseases of pulmonary circulation、其他特指的肺源性心脏病或肺循环疾病
缩写肺心病、Cor-pulmonale
别名肺部相关心脏疾病、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心脏病
其他特指的肺源性心脏病或肺循环疾病(BB0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扩大(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33 mm)伴肺动脉收缩压≥40 mmHg。
- 胸部CT/MRI证实存在特异的肺血管或肺实质病变(如慢性血栓栓塞、肺小动脉炎)。
- 排除性诊断:
- 排除左心疾病(左室射血分数>50%)、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明确病因的肺动脉高压。
- 影像学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进行性呼吸困难(NYHA分级≥II级)合并右心衰竭体征(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 活动耐量下降(6分钟步行距离<400米)。
- 实验室支持:
- 血气分析显示PaO₂<60 mmHg伴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₂)增大。
- BNP/NT-proBNP水平升高(BNP≥100 pg/ml,NT-proBNP≥300 pg/ml)。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同时满足以下两条:
- 必须条件中的影像学证据(右心室扩大+肺动脉高压)。
- 至少两项支持条件(临床表现+实验室异常)。
- 确诊需同时满足以下两条: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 影像学评估
│ ├─ 超声心动图(首选)
│ ├─ 胸部高分辨率CT(HRCT)
│ └─ 肺通气/灌注扫描(V/Q显像)
│ ├─ 血流动力学检测
│ ├─ 右心导管检查(mPAP≥25 mmHg)
│ └─ 心肺运动试验(CPET)
│ ├─ 实验室筛查
│ ├─ 血气分析
│ ├─ BNP/NT-proBNP检测
│ └─ D-二聚体定量
│ └─ 病因鉴别检查
├─ 自身抗体谱(抗核抗体、ANCA)
├─ 凝血功能检测(蛋白C/S、抗凝血酶III)
└─ 基因检测(BMPR2、EIF2AK4突变筛查) -
判断逻辑:
- 超声心动图:
- 右心室壁厚度>5 mm提示慢性压力负荷过重。
- 三尖瓣反流速度>3.4 m/s对应肺动脉收缩压≥50 mmHg。
- 右心导管检查:
-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5 mmHg可排除左心疾病。
- 肺血管阻力(PVR)>3 Wood单位提示肺血管病变。
- V/Q显像:
- 多发节段性灌注缺损提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
- BNP检测:
- BNP>500 pg/ml提示严重右心室功能障碍,需紧急干预。
- 超声心动图: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测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血气分析 | PaO₂ 80-100 mmHg | <60 mmHg提示呼吸衰竭,需评估氧疗必要性 |
NT-proBNP | <125 pg/ml | >300 pg/ml提示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1000 pg/ml与死亡率正相关 |
红细胞压积(HCT) | 男性40-50%,女性36-48% | >55%提示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需警惕血栓风险 |
D-二聚体 | <0.5 mg/L FEU | 持续升高>1.0 mg/L需排除肺栓塞或隐匿性血栓 |
抗核抗体(ANA) | 阴性(<1:40) | 阳性(≥1:160)提示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需筛查抗SSA/抗RNP抗体 |
血清尿酸 | 男性3.4-7.0 mg/dL | >8.0 mg/dL反映组织缺氧程度,与疾病严重度呈正相关 |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以右心室重构和肺动脉高压为特征,需结合影像学与血流动力学证据。
- 检查策略:超声心动图为初筛首选,右心导管检查为确诊金标准,病因筛查需覆盖遗传/免疫/血栓因素。
- 实验室预警:BNP持续升高提示心功能恶化,D-二聚体异常需警惕血栓事件。
参考文献:
- 《欧洲心脏病学会肺动脉高压诊疗指南(2022)》
- 《中华医学会肺源性心脏病诊断专家共识(2023版)》
- 《哈里森内科学》第21版心肺交互障碍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