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房室传导阻滞,二度Other specified Atrioventricular block, second degree

更新时间:2025-06-19 05:47:23
编码BC63.1Y

关键词

索引词Atrioventricular block, second degree、其他特指的房室传导阻滞,二度、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进行性PR延长、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型、莫氏I型二度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型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型文氏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文氏不完全AV[房室传导]阻滞、PR恒定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II度房室传导阻滞,Mobitz阻滞II型、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2:1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2:1房室响应
缩写二度房室传导阻滞、2AVB
别名二度房室传导障碍、部分性房室传导阻滞、Mobitz-I-Type-Atrioventricular-Block、Mobitz-II-Type-Atrioventricular-Block、莫氏二型房室传导阻滞

其他特指的房室传导阻滞,二度(BC63.1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心电图特征性表现(金标准):
      • 标准12导联心电图记录到以下任意一种表现:
      • 莫氏I型:PR间期逐次延长(增量>20ms),直至QRS波脱落,脱落后的第一个PR间期恢复最短值(文氏周期)。
      • 莫氏II型:PR间期固定(正常或延长),突发QRS波脱落(无PR间期延长),呈2:1、3:1等传导比例。
      • 2:1房室传导阻滞:每两个P波中一个未下传,需结合QRS波宽度鉴别阻滞部位(窄QRS提示房室结,宽QRS提示结下阻滞)。
  2. 支持条件(临床与辅助依据)

    • 典型症状:头晕、晕厥前兆、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室率<50次/分时高发)。
    • 体征
      • 脉搏不规则(文氏周期或突然脱落)。
      • 颈静脉"炮击a波"(提示房室分离)。
    • 动态心电图证据
      • 记录到心室长间歇(>3秒)或阵发性阻滞事件。
    • 可逆性诱因
      • 电解质紊乱(血钾>5.5 mmol/L或<3.0 mmol/L)。
      • 药物毒性(地高辛浓度>2 ng/mL)。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心电图表现不典型(如2:1阻滞),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动态心电图显示心室长间歇>3秒。
      • 存在基础心脏病(心肌梗死、心肌炎)或可逆性诱因。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核心检查] --> A1[标准12导联心电图] A --> A2[动态心电图 Holter] B[病因排查] --> B1[超声心动图] B --> B2[冠状动脉造影] B --> B3[电生理检查 EPS] C[实验室评估] --> C1[电解质] C --> C2[心肌损伤标志物] C --> C3[炎症指标] D[特殊评估] --> D1[基因检测 SCN5A] D --> D2[药物浓度监测]

判断逻辑

  1. 标准12导联心电图

    • 莫氏I型:PR间期增量>20ms且RR间期缩短 → 房室结阻滞。
    • 莫氏II型:PR间期固定+宽QRS波(≥120ms) → 希氏束以下阻滞,猝死风险高。
    • 2:1阻滞:窄QRS波(<120ms)提示房室结病变,宽QRS波需电生理确认。
  2. 动态心电图

    • 心室长间歇>3秒或最大RR间期>5秒 → 起搏器植入指征。
    • 夜间阻滞伴日间正常 →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保守治疗。
  3. 电生理检查(EPS)

    • HV间期>100ms → 希氏束以下阻滞,需永久起搏。
    • 文氏点<130次/分 → 隐匿性传导障碍。
  4. 超声心动图

    • 左室射血分数<40% → 预后不良标志。
    • 室间隔钙化 → Lev病证据。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电解质紊乱

    • 血钾>5.5 mmol/L:抑制钠通道致QRS波增宽,加重阻滞 → 静脉钙剂+胰岛素急救。
    • 血镁<1.7 mg/dL:增加洋地黄毒性风险 → 静脉补镁。
  2. 心肌损伤标志物

    • 肌钙蛋白I>0.5 ng/mL: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 → 紧急冠脉造影。
  3. 炎症指标

    • CRP>10 mg/L + ESR>40 mm/h:活动性心肌炎证据 → 心内膜心肌活检。
  4. 药物浓度

    • 地高辛>2 ng/mL:洋地黄中毒 → 停用地高辛+给予抗体片段。
  5. 基因检测

    • SCN5A突变阳性:遗传性传导系统疾病 → 家族筛查+早期干预。

四、总结

  • 确诊核心:心电图捕获典型莫氏I型/II型或2:1阻滞图形。
  • 风险分层
    • 莫氏II型+宽QRS波 → 48小时内起搏器植入。
    • 可逆性诱因(如高钾) → 纠正后重新评估。
  • 实验室重点:电解质、肌钙蛋白、地高辛浓度指导紧急处理。

参考文献

  • ACC/AHA/HRS 2018《心动过缓和传导延迟管理指南》
  • ESC 2021《心脏起搏和再同步化治疗指南》
  •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第12版)
  • 《Circulation》最新相关研究